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实验室 / 学生心得体会 / 正文

学生心得体会

2016年第十二期暑期学生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08/24
  1. 陈雨麒(四川大学,王晓东实验室):

初来乍到时觉得Summer Training五周的时间会相当漫长,但在NIBS,时间过得很快。

NIBS是一个全天24小时开放的研究机构,到了深夜仍是灯火通明;每天的生活也因科研变得简单化和程式化,起床早饭实验午餐实验晚餐睡觉,这大概就是研究所的日常生活,当然,这里的跑步机和羽毛球乒乓球也会给生活添加一些运动的色彩。在学校,觉得实验课总是那么有趣,体验一门新的实验技术是十分exciting的;但是当进入科研,实验成为日常,每天重复着PCRWestern、细胞培养……这些重复的实验内容,无疑是有些枯燥的,除此之外,还要体会实验失败时的失望和抓狂,这样的生活无疑需要坚守、勇气和热爱来支撑。

作为一名两段式培养的八年制医学生,当初选择NIBS暑期训练计划的目的有两个,希望通过在这个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的暑期实习为自己前两年的生命科学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也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些具有转化医学潜力的基础科研。当你真正接触科研、看了足够多的paper,或许才会发现,当初自己期待的基础科研转化医学临床应用这条链式结构离现实的差距有多大。事实上,从临床的视角出发,有用的、具有转化价值的基础科研并不多,甚至应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可遇而不可求。纵然如此,我们的有些基础科研工作者依然习惯了在paperabstract或是discussion部分描述着自己的研究对于cancer等疑难杂症具有多么重要的潜在价值,要我说,这潜在价值真不能算是价值。

看到一篇文章,说科研是一个普通医生伟大医生”“进化的必经之路。对于这个观点我很赞同。还记得这五周里有一次碰巧和一位在科研上已经颇有建树的大师一起吃饭,他和我们从遗传谈到分子,从一个科研成果谈到另一个科研成果。我很高兴在NIBS能有机会听一位执着于有价值的科研、热爱科研工作并真正为了人类进步而科研的大师谈他的科研观。这种机会,大概也只有在NIBS才能得到。

还想特别写一写带我做实验的师兄,因为我觉得自己运气真是太好了,遇到了这么和蔼可亲实验做得这么棒还有个人魅力的师兄(哈哈,不知道师兄本人看到这样的表述是否满意~)。遇到不同的师兄师姐,Training的内容以及有(dou)趣(bi)程度就会完全不同。一直觉得自己做实验好像笨手笨脚的不过还好师兄完全不嫌弃,哈哈~另外多亏了师兄所以在NIBS体验了很多以前没做过的新实验,每天枯燥的生活也因为欣赏师兄纯熟的实验技术顺带谈天说地过得飞快。

最后到了传统保留环节。

感谢NIBS为暑期学生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这么近距离地学习科研、了解科研。

感谢暑期的小伙伴们给暑期生活添加的欢声笑语。

感谢晓东所长在年会、实验室抑或是餐桌上对我们的教导和启发。

NIBS,不虚此行。

  1. 黄宇伟(吉林大学,汤楠实验室):

初识NIBS是在学校的生化课上,我们的一个老师是在NIBS毕业的,她告诉我们NIBS是一个很适合做科研的地方。自那时起我就对这个坐落在首都的研究所充满了向往,看到了暑期项目的机会便毅然决然来报了名。

我在汤楠老师实验室度过了假期五周的时间。之所以选择汤老师实验室是因为在之前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从没有接触过发育生物学的知识,学校里也没有老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了能拓展自己的见识,所以选择了汤老师。

进了实验室,我的第一印象是实验室气氛很融洽,大家平时做实验都有说有笑并且相互帮助,这是我很喜欢的实验室氛围。在师哥师姐的带领下,我正式开始了实验生活。如我当初所想,很多实验都是自己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在师兄的带领下做了人生中第一次PCR,也在观察了师姐解剖过多次小白鼠之后自己亲手开始了操作。师哥师姐都很负责,所做的每一步实验都会跟我讲一些和试验有关的原理,让我知道该怎么做同时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实验室其他的师哥师姐也很热情,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直接去问,他们会耐心的解答;如果对他们的实验感兴趣也可以随时去跟,这样的机会大大的扩充了我接触的东西,让我从方方面面了解了剖析一个学科的方法。另外一点让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师哥师姐改善和创新实验方法的精神。在大量的阅读文献之后,师哥师姐会对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且实践在实验之上。我也亲身经历见证了师哥师姐在第一次实验失败之后更改各种实验方法最后成功完成实验的过程,从这些经历中我感觉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科研。

除了实验室的师哥师姐,汤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室里汤老师十分的认真细致,每周都会和每个研究生谈话,因此对每一个项目都了如指掌。我相信科研思维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下才产生的。同时,在每一次的组会上,我都能感觉到汤老师强大的气场,不仅对研究领域的前沿有着很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我认为这是我之前遇到的很多老师都十分欠缺的一点!

在生活方面,除了买东西不方便以外,NIBS真的可以称得上生活舒适。大小食堂都很符合我的胃口,研究所后面的小湖是散步和跑步的绝佳地点,最后我也成了研究所里跑步机的常客。

以上所描述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很满足,这就是我期待的研究所的样子。每个人都在为了科研而潜心钻研,没有筚路蓝缕的困顿,但是有启山林的决心。每个人都是十分独立的个体,同时大家又是十分亲密的战友。在所里,随时都能看到平时只出现在新闻里和老师口中的大牛,但是他们没有一点架子,每一个人都能随时与他们很随意的交流,这一点真的让我十分感慨。

如果说平时的生活是细水长流,那么年会则是这一切的高潮,这也是我彻底被NIBS吸引的时候。平时见到的一个个从容淡定的面孔展现出了青春活力的一面。不论是篮球赛里研究生队伍的优秀表现,还是KTV大赛上大家的一展歌喉,都是对NIBS生命力的最好诠释。王所的《小苹果》和邵老师在篝火晚会前的发言也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当然,作为一个学术年会,学术成果的展示才是绝对的中心。每一个老师都对自己的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虽然自己对里面的很多知识都十分不了解,但是在尽力跟随每个老师讲授的步伐时也收获了许多新的理解与体验。让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去听师哥师姐讲他们的海报内容,师哥师姐都很热情,在每一个我们不懂的地方都会停下来慢慢给我们补充知识,并且会一直跟我们强调海报的关键知识,以免发生海报听不懂的情况。也正是在听了海报之后我才开始对神经生物学等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意识到这原来是一个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很好方法。很感谢耐心给我讲海报的师哥师姐们!

马 上就要结束五周的暑期训练,离开这片科研的热土了。这几周时间我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实验技能,更多的是主动学习的思维、对科研的更深层理解以及对科研的热爱。如果没有NIBS一行,我或许会满足于自己在学校取得的成绩以及做过的实验,并且仍旧对未来怎么前行而感到困惑,但如今我坚定了自己未来从事科研道路的决心,虽然我知道这条路走下去不容易,但是这就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感谢NIBS能给我这次体验真正科研的机会,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负今日之志!

  1. 白玉琦(济南大学,何新建实验室)

2016年暑假,我很幸运地成为了NIBSsummer。短短五周,让我了解并喜欢上了这里,深深感受到了NIBS的文化底蕴和科研魅力。回顾这五周的生活,我真的是收获了很多。不管是在科研方面,还是思想方面。

实验篇

720号下午,我独自一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何新建老师的实验室。在我敲开何老师办公室的门之后,我向他解释了我是这个实验室的summer。何老师很和蔼地对我说,让我等一下。之后,他就去实验区找了一位师兄,并告诉我之后的五周将由这位师兄带我。

当天下午,我就跟着这位师兄开始了我在NIBS的实验生活。一下午的时间,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儿的实验室是有别于我们学校的。我感受到了实验室师兄师姐们的忙碌,感受到了他们在实验安排上的紧凑。他们一下午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实验,在每个实验的等待时间中,会穿插一些小实验。第一天下午虽然只在实验室呆了3个小时,看着师兄做实验。但是,我还是感受到师兄的工作效率之高和实验安排的合理性。这些,在我之后几周的实验室生活中,有了更深的感受。

NIBS的实验室是忙碌的。师兄师姐们不是在实验区忙着做实验,就是在休息区看文献或是查资料。他们大多时间都呆在实验室,早上8点多实验室就有师姐在做实验了,而晚上11点还有人在实验室。中午吃完饭之后,我会回去午休,但是师姐师兄们却是直接回到实验室,接着做实验。所以,NIBS的文章高产并且有很高的影响因子,这些都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这儿的PI们优秀,也因为这儿的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

我也参与了一些实验,跟着师兄去植物室,取样,ctab法提取dnapcr,跑琼脂糖电泳,以分子水平来鉴定植物,回收质粒等等,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一步一步来认真完成,一步做得不好会导致后面的实验无法进行,我明白了,认真的重要性。

年会篇

年会是NIBS的一大特色,去了云泽山庄。除了所里的PI们会进行学术报告,还邀请了那些离职的PI们回所里进行了学术交流。年会的这四天,白天,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大牛的学术报告,感受到他们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晚上,从篮球赛、羽毛球赛再到KTV大赛,又让我见识到了师兄师姐们以及PI们在工作之外的幽默和活力。我自己也参加了KTV大赛,不论成绩如何,都很开心。让我知道了做科研的人不仅仅只有科研实力,在其他方面的他们同样很优秀。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说,这里的食堂真是很好,虽然是大锅饭,但做得像小炒一样,很好吃,而且还很便宜,一点也不贵,我很是喜欢。

结语

时间飞逝,五周的时间转眼即逝,在NIBS的生活即将结束。感谢NIBS带给我的一切,让我知道了很多,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感谢实验室的PI们,让我了解到了生物科研领域的最新进展。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科研。

  1. 邴安特(宾州州立大学,董梦秋实验室):

以往的暑假我都悠然自得,而今年的夏天我却忙忙碌碌。但就是这忙碌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之前我也去过不同地方的实验室,参加过别的学校的暑期训练计划,但就像王所说的其他的单位只学到了NIBS暑期训练的皮毛,并没有学到其根本。这回在董梦秋老师实验室,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 我终于零距离的体会到了科研中的苦与乐。 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 我也明白了实验室与研究所运转的机制。借助年会期间和其余暑期学生的接触, 我认识到了自己与同龄人相比时的不足。

NIBS的短暂学习时光让我收获颇丰。因为我是生物统计专业大三的学生,这次来我就是希望可以将平时所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运用到生物实验之中。 虽说在刚来实验室的适应阶段我迟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但后来在尚桐师兄的指导下,我终于也搞清楚了自己在暑假期间到底想做哪方面的东西。简单来所,我的这个小project是关于如何借助Flux Balance Analysis 这项技术模拟基因敲除从而使WT线虫中代谢物的表达量可以和 daf-2中代谢物的表达量相同。尽管我的这项project思路较为清晰,但却困难重重,导致最终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结果。我认为这样的经历反而更利于个人的发展,因为种种原因,有一段时间我跟师兄都完全没有头绪,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一度想转去做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关的东西。 但就像董老师说过的那样,科研道路上的黑暗终归是短暂的。 我们最终想了一种其他的方法绕过了那个难题。这种自己摸索方法的过程是最利于人成长的,我也在这期间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如何更好的运用R

当然在NIBS当暑期学生不仅仅就是学习,年会中的各项活动也着实给我平淡的暑假生活添了一抹色彩。王所跟我们的座谈会真的很有意义,我们作为暑期学生能有这样和国际著名学者面谈的机会实属难得。年会期间我也参加了各项体育运动。作为summer篮球队的队长,赵达仁,陈多,和吕祎硕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我还想特别感谢当时看我们人数不够及时来救场的两位师兄,没有他们我们可能一场篮球赛都参加不了。在比赛间隙,我也当了一次实验室联队vs PI队比赛的裁判。这场比赛王所也参加了,他积极参与运动的精神让我很是敬佩。此外,体育部的杨雅菁师姐也非常辛苦,那几天她为了各项比赛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没有她的努力,各项比赛不可能成功举办。

作为董lab的一位小师弟,我想再额外说一说董梦秋老师以及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我很感谢董老师给我这次机会,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我学习交流的平台。而且董老师很负责任的帮助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并经常对我进行必要的指导。师兄师姐们也对我都极其关照。尚桐师兄和文红师兄精明强干,文君师姐和吴刚师兄颖悟绝伦,雪梅师姐和翟超师姐秀外慧中。每个人都对我有不一样的帮助,我也从每个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在这里当然还要说一下贺老师,没有她我不可能这么快的融入实验室这个大集体。最后我想尤其感谢尚桐师兄对我所有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态度,他真的帮助了我太多。

这次来NIBS当暑期学生我感到很荣幸,虽说几周的时间在人生长河中不算什么。但这次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对搞研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将来能再次回到这里,帮助我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好。要感谢的太多我不可能一一提及,我想把这感谢化作祝福,祝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生活事业越来越顺利,祝NIBS一年更比一年强!

  1. 陈海宁(山东大学,蒋辉实验室)

我是来自山东大学14级生物基地班的陈海宁,2016年我有幸来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进行暑期学习和科研训练。虽然在几个月前,我还没听过NIBS的大名,但是我的老师们都知道王晓东博士,邵峰博士,对他们崇敬赞誉有加,在参加了为期5周的学习体验,NIBS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我很多感触,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最高水平之一的生物研究所。

我的导师是蒋辉博士,他是一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蒋辉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也是在近年才渐渐发展,但是这个团队年轻有活力,老师会亲自教学生做实验,一起讨论科研思路,在我刚刚进入NIBS的第一天就给我安排了之后一个月的小课题。即通过点突变使得MSP1蛋白在线粒体外膜和多氧化物酶体膜改变。MSP1 是种很特殊很保守的蛋白,在酵母中由核基因编码,在过氧化物酶体膜和线粒体外膜上都有分布,MSP1N端铆定的AAA-ATPase,作用于移除和降解错误定位在膜上的蛋白,但是作用的机制还不甚了解。根据不同跨膜蛋白在不同的细胞器中的的分配规律,我们假设,在跨膜区两侧的氨基酸电荷对MSP1分配到过氧化物酶体还是到线粒体外膜上有作用,跨膜区的C端侧边的正电荷氨基酸对MSP1转运到线粒体外膜上有作用,而N端的正电荷氨基酸可能对定位到线粒体外膜并非特别重要。另一方面,跨膜区N端侧的正电荷氨基酸可能有利于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所以,我利用点突变原理,分别改变MSP1跨膜区的氨基酸电荷,在突变的MSP1序列后加入GFP绿色荧光蛋白,检验MSP1在两个细胞器的分配的改变。

1C端的负电荷氨基酸改变成正电荷氨基酸,看是否提高线粒体外膜的定位.

2 N端正电荷氨基酸改变成不带电荷氨基酸,来减少过氧化物酶体的定位

3 12结合。

4 N端负电荷氨基酸改变成正电荷氨基酸,来提高过氧化物酶体的定位

5 C端正电荷氨基酸改变成不带电荷的氨基端,来减少线粒体外膜的定位

6 45 结合。

7 在跨膜区的带电荷的氨基酸改编成不带电荷的氨基酸,看是否影响MSP1定位

为了做这个实验,蒋辉老师给我了很多论文作为参考《Msp1/ATAD1 maintain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by facilit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mislocalized tail-anchored proteins

The conserved AAA-ATPase Msp1 confers organelle specificity to tail-anchored proteins》《Targeting signals in mitochondrial outer-membrane proteins》《Targeting signals in peroxisomal membrane proteins》等等,这些都是英文文献,通过看这些文献,我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并且了解各种新兴的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设计点突变,设计检验方法,并且能够参与实验室每个星期的组会,自己也有机会用英语讲了一篇经典的论文,感觉自己受益良多。我在组会上讲的论文是《MOM19, an Import Receptor for Mitochondrial Precursor Protein>,是一篇经典的生化论文,写于1989年,主要内容是发现线粒体外膜作为转运其他蛋白进入线粒体的蛋白,叫MOM19,并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证明MOM19的功能。因为生化实验的方法近多少年都没有很大的改变,至少是在原理上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在实验操作上更为方便。

几天前,我们summer还跟NIBS全体成员,一起去了云泽山庄开年会和听学术报告。虽然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不能理解PI们在做的事情,很欣赏他们互相提问和学习的对科学的认真的态度,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科学家。

  1. 陈如海(南京农业大学,陈婷实验室)

711号,来到北京,花了3个小时从南站到所里。开始了我在北生所的暑期学生生活。

到一个新的地方总要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探索了一番,发现想要通过步行能够到达的地方真的很有限。如果有辆自行车或电动车,那么可以去的地方应该就会有很多了吧。还有值得一提的便是这儿的食堂,虽然很多人都会提到。所里有两个食堂,大食堂和小食堂,多数时候大家都会在大食堂吃饭,打个比喻,去大食堂就像在家吃饭而去小食堂就像下馆子一样。据说小食堂能跻身进北京十大不挂牌餐馆之一是因为这儿的的厨师会将没有人点的菜淘汰掉并引入新的菜,以及厨师也会有少量的流动。

说到科研,网络上对这里的评价都是一致地高。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里的评估体系--五年内自由发挥,五年后过了评估就留下。不过对于我们summer是看不到这些评估的时候了。令我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仪器公用和自由这两点了。由于经费的限制,一个实验室不可能把所有种类的仪器都买个遍,而仪器共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就不会受到因缺少仪器而不能进行实验的限制了。同时,看到各个实验室的人经常互相窜门,我感受到每个实验室都不再是独立而存在的(我们学校也是这样的)。最后再谈谈这里的自由,这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像我们学校的研究生需要打卡,在这里,不论是在什么时间都能来实验室,不必在白天的工作时间非要待在实验室。而且,宿舍离实验室不过5分钟,意味着只要累了想休息了可以随时躺到床上去,而不用趴在书桌上休息,不过对于我们这群住在青年公寓的summer们就只能躺在休息区的沙发上休息了。除了以上这些日常小自由,还有另外一方面更宽广的自由--决定科研方向的自由,这是属于PI们的自由;以及轮转--这是属于这里学生们的自由,不过轮转与summer并没有什么关系,就不在此赘述了。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马上就要到离开的时候了,不由得有些伤感。不过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希望以后还能回到这里吧。

  1. 符为(东南大学,王涛实验室)

转眼间就要离开NIBS这个大家庭了,内心无味杂陈。现在仍记得当初激动、好奇而又满怀期待地初踏入这个陌生而又令人惊奇的地方。不舍是对实验室师兄师姐的照顾与帮助、对老师的指导、对大家一起学习研究讨论的氛围所深深感念;遗憾是这短暂的五周时间刚融入这个大家庭却又面临着离开;感谢是NIBS在生活学习科研中教会了我很多;当然还有期待,期待以后有机会能重回NIBS,期待在summer期间所建立的联系不会改变,期待能带着NIBS传递的理念更好的走下去。

初到NIBS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个地方好偏僻呀!随着对NIBS生活的习惯,对师兄师姐的熟悉,对周围的了解,我开始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白天在实验室从跟着师兄师姐学习新的实验技能到独立做实验,晚上偶尔忙里偷闲与小伙伴一起到一楼健身房运动出汗,周末整个实验室一起吃饭去后海娱乐、或者三七个人约起撸串。生活慢慢地充实起来,交到了新朋友,学到了新技能,吸收了新的理念,对生物科研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都顺理成章地慢慢好了起来。

初进实验室时,实验室完善的实验设备与流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像插枪头清洗试管配制试剂与培养基等费时的杂事都有人做好,这样就我们就能专心高时效的做科研。更让我震惊的是NIBS实验经费之强大。之前所待的实验室购买试剂盒以及酶等试剂时,总是会首先考虑价格,其次是对实验的帮助。但是在NIBS,只要是能对实验有帮助,哪怕只是课题的探索阶段,都会大力提供资金支持学生去做。而学生的科研课题,也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实验方案,去进行大量的实验来确定这个课题能不能做下去。而每周的组会,都会有师兄师姐进行工作汇报或者文献讲解,大家聚在一起对某个课题的阶段成果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以解决,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以改进。文献汇报让大家学习到了所关心领域的新进展,同时锻炼了提炼文献内容以及展示的能力。这种形式才是我心中所想的科研,锻炼学生去思考,去辩证,去提问质疑,去分析,去创新,去提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所在实验室的PI王涛老师,他每天都是最早来实验室的人,同时还仍亲自做实验以把控实验室研究的大方向。王涛老师在处理实验室各种事宜、保证学生的课题进行的情况下,仍然抽出时间自己动手,自己了解实验把控大局,对此我深深的敬佩。

除了日常的生活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之外,在NIBS这些天更激动人心的就是研究所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了。每个PI进行年度的学术讲座,王晓东所长跟我们summer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卡拉OK大赛,羽毛球比赛等,以及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使三天半的年会令人异常兴奋。从学术讲座中,我了解了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进展,同时学到了科研中的很多东西如跨学科合作、实验的设计以及辩证思维等,受益匪浅。

虽然我即将离开NIBS,但是我会一直记得这五周的经历—NIBS教会我的知识与理念、师兄师姐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大家一起度过的生活。五周不长,眨眼间就要结束;五周也不短,我得到了很多。最后,希望勿相忘,多感念,这不仅仅是一段经历。

  1. 高国铭(武汉大学,黄牛实验室)

快要离开NIBS了,心中确实不舍。这短短一个多月对我的影响很大,仿佛有种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尽管新世界并不一定与想象一致。所以,如果说我有什么感想的话,最多的应该是感恩吧。

我最感激的是实验室的老师与师兄师姐。来NIBS的第一天,黄牛老师不仅饶有兴致地听完了我对课题的设想,而且还特别根据我想做的东西,安排了曾经做过类似课题的孙汉资师兄带我。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使用GromacsAmber两种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学会了进行MDSMDUmbrella Sampling以及MM-PBSA分析,并使用gnuplotVMDChimera等工具来画图、分析结果数据等。最终也就我感兴趣的chaperone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特别是其中的熵传递,做了些许工作。虽然这些工作并不能算得上严格的科学研究,毕竟一个月时间太短,而计算领域的结果需要在研究者完全熟悉软件原理、参数等的情况下才具有可信度,但是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感悟到的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

正如所有的科研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的过程也是。

一开始,汉资师兄打算让我先掌握MD的基本流程,于是安排我就着Gromacstutorials来一步步把跑simulation的步骤给过一遍。紧接着,汉资师兄很nice地跟我讨论了我想做的课题,提出Umbrella Sampling也许能够提供蛋白-核酸相互作用这个秒级过程的信息,于是我也开始就这部分进行学习。这整个过程并不简单,因为,我在此前基本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编程语言也只学习过最基础的CR语言也仅仅是自学过一段时间。但是要运行Gromacs首先要学会基本的Linux系统操作,而其中的几个关键步骤更是需要对PythonPerl等语言有基本的理解。因此一开始我就陷入了一个困境,无论是对Linux系统的完全掌握还是对PythonPerl脚本编程的掌握,任何一个都需要花费1个月以上的时间。此时,实验室的其他学长给了我个很好的建议:即学即用。先想好你要做的是什么,然后Google一下,立即依样画葫芦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这个思想的启发,我无法在这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高效地学到这么多东西。然而,犹如PerlPython语言编程这种难度的内容,确实没办法很快掌握,我也在需要用到这些内容的地方stuck2-3天。这时,汉资师兄给了我个很好的建议,如果这些PerlPython脚本解决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复杂,为什么不用相对简单的Shell脚本替代它呢?于是,我花了2天左右研究如何进行Shell脚本编程,后来也在不断使用中练习这种编程方式,最终不仅可以用Shell替代部分的原脚本,也使后来的各种工作的速度显著提升。

然而,当我掌握了在Gromacs中跑MDUmbrella Sampling后,我意识到,它们都只是拿到结果的方式,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才是我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与汉资师兄讨论后,他告诉我,熵并不是计算中值得关注的值,因为它对体系、算法等太敏感,而且较难通过实验直接测得,所以难以印证。但是他仍然给我指了一条路——AmberMM-PBSA分析,并鼓励我不要放弃自己的想法,说不定PhD时还能再试(2333333)。后面我就在折腾AmberMM-PBSA分析的同时研究如何搭建自己的体系了。首先我选取的典型chaperone之一的NC具有两个锌指结构域,而力场设定的作用力并不足以模拟并稳定天然的锌指状态,因而必须对8个配位键施加restraint。加之restraint的施加在GromacsAmber中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花了几天时间在这上面。另外,由于NC是个小蛋白,PDBNC-ssDNA复合物的结构是由NMR得到的,这种结构文件常具有多个Model,因此需要另外写脚本予以拆分。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我一方面参考官方网站上的指导与说明以及其他参考文献的记载来设置参数,另一方面向其他学长学姐请教经验,不断地设置更优的参数、换用更稳定的版本、debugging,终于做成了一些东西。

其实我想感谢的还有很多,包括在组会上进行指导的黄牛老师,让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术演讲、如何开始一个研究并在遇到困难时想其他方法克服,也让我了解了这个领域、见识了生物学、药学、计算科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相互交织的神奇;包括在年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的各位老师,让我领略了什么是好的科研、什么是开创式的新思路,也让我知道了各领域的前沿状态;包括其他summer students,陪伴我度过了这愉快的一个月,跟我探讨科学问题,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

真心感激在NIBS这段美好的岁月,它将常伴我心,温暖、照亮我今后踏足科研的道路。

  1. 郭雪飞(山东大学,袭荣文实验室):

一个月的NIBS暑期训练已经接近尾声,经历了我所想要经历的生活,得到了我所想要得到的答案。在这里,我强行把自己沉浸在Science的世界里,希望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从事生物领域研究工作的理由。

我这么小心眼儿,怎么学生物?

来到NIBS这几天,我心里特别纠结,几乎快要有心理疾病了。我说话,我以前的确没有接触过什么危险的东西,也没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我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就开始学习PCR和跑胶电泳,也是第一次意识到EBDABSDS的一级致癌性。以前也听学长说过EB的毒性,但是自己没有去接触,所以了解不多。 我小心眼儿,这个缺点困扰我好长时间,当初为了小狗要了一下鞋,就要去打狂犬疫苗,现在都觉得好笑。可是,心理障碍往往是最难克服的。开始第一次胳膊碰到了污染容器,纠结一天。又担心被电泳池中的水溅到,又纠结好几天。结果就是,配个胶、跑个胶简直紧张到死,每次做完实验都是满头大汗。我一直想要克服这种障碍,可是就是做不到,久而久之就不想做这种实验。我觉得实验熟悉了之后可能还会好一点吧!有时候,怕师兄师姐笑话,就自己偷偷地做实验、洗手。我问自己好多次了,你这么小心眼儿,怎么做生物、化学相关的实验呢?其实吧,大一准备转专业的时候,选择了金融和财政这两个和生物差距十万八千里的专业,就是想摆脱这种比较危险的科研工作,可是最后犹豫之后,还是待在了生命科学学院里面。我现在依然不清楚该怎样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我觉得实验操作熟悉之后,便不再顾虑太多了,还有就是做一些神经性、行为性方面的研究。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这是我来NIBS的第一印象,不得不说,NIBS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绝对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所里有这么多的实验室和辅助中心,涉及到了很多前沿的生物学研究领域。并不是说我把科研的中心全部压在经费和设备上,而是要想完成一项尤其是创新性的工作,设备很重要。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几乎都是教师改造的,实验室前面还有一个大黑板。所以,一个完善的环境、一个完全的制度是一个完美的成果的必要条件。当然,这些设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你需要能力、需要证明你的实力。归结到最后,终究还是归于自己。你拥有创新意识、灵敏的思维、扎实的能力才有机会拥有一个完备的平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山东大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学校,但是和其他summer相比,感觉自己太low了。生物学嘛,首先就要考虑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在这里听了好多的学术报告会,会后大家都会谈论一下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每次我都只会说我只听出来了这项研究的大体课题,但是涉及到方法、问题、思路上的内容,自己则像一个白痴一样,顿时感觉自己的那种英语水平、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和别热差得远呢。年会期间,有卡拉ok大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却无一擅长,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好差啊。就像王所说的,千万不要学青蛙,不要坐井观天,要把视野放出去,放到全国、全世界。

学英语啊。

这是我对生物学的第一印象,英语无处不在。其实这不是来到NIBS之后才有的意识,刚刚进入大学,学习专业接而成的时候,发现英语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来到NIBS后,这种感觉更将强烈。刚开始,做试验前,刘博给了我几篇paper,完全看不懂。其实到现在我还是看中文课本,不喜欢英文课本,看来这个习惯要改改了。另外就是报告会,现在大多数学术报告都是英语的,根本听不懂啊,喂,看来以后天天是离不开英语了,写到这,又该去看怕热了。

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对生物学感兴趣吗?进入大学以来,接触生物科学也有两年时光了,说实话,中途不止一次想要放弃这种科学家的梦想,学习金融、贸易这样的经济专业,可是犹犹豫豫下也坚持到了现在。生物科学是条崎岖的路,在这条路上,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你的研究极易脱轨实际应用,但是,他是神圣的,有时候回报远大于付出,有时候实际应用造福世界,有时候他甚至成为一种赌博,输了默默无闻,赢了功成名遂。

如何做一名科研工作者?

我的创造力在哪?视野要放在哪?

其实,到现在才真正感受到了科学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枯燥中塑造完美。我一开始接触的是一大堆分子技术,IHCHEPCR等等,觉得生物真无聊,简单重复,但是当我把自己所做的实验放在一个大课题、大背景下的时候,会发现这种实验设计果然巧妙,环环相扣去探寻一种生物模型,这时又会觉得生物的奇妙魅力。

生物医学,我想实现生物与医学的更好衔接。

两年以来,我一直试图去寻找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在哪?或许这次我找到了答案。李文辉老师一直在进行乙肝病毒方面的研究,寻找乙肝受体,研究其感染机制,寻找药物抑制HDV的感染,也许有一天成功解决乙肝这一世纪难题。另外,张志远老师的研究我觉得是一种生物制药,通过对其他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发现的具有医学疗效的小分子加工、修饰、扩增,使其成为真正的临床药物。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生物学做了这么多的研究,发现了这么多疾病抑制剂,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临床药物呢,我今天才明白,科学到医学的这个跨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动物和人体存在遗传性差异,而且治疗手段也好,药物也好,一定要有充足的安全性、保障度和稳定性,这些在基础研究中是很少考虑到的。

最后,我想成为一种奇迹,它的内容在未来。

  1. 胡晓丽(吉林大学,杜立林实验室)

转眼间,我们的暑期活动已经过去大半。从家里收拾行囊、来到北京好像并没有过去很久的样子。不到五周的暑期活动真的让我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让作为准大三学生的我开始去思考以后,而不是懵懂地生活下去。

作为一个在本地上大学的学生,这五周是我从小到大离家最久的一次。718号的上午,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五周的暑期活动。在这五周时间里,杜老师分别为我们设计了小的实验课题。虽然有老师的耐心讲解,但是拿到课题的时候依旧感觉到茫然。即使在学校有着一定的实验基础,但想要理解裂殖酵母自噬这一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以往接触过的实验不同,我的这份课题从设计思路上就有很多巧妙之处,在难度上也超过了以往的实验,并且关于裂殖酵母自噬的机理本身就有大量难以理解的部分。为了深入去理解我的课题,我开始试着阅读相关的文献,但是收到的成效甚微,许多专业的词语,专业的实验方法,都是通过长期的积淀才得到的,这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而最后,我并没有坚持阅读文献,而是先去反复钻研老师为我设计的实验课题,通过不断思考推测,并与师姐讨论以此来理解这份艰难的实验计划,随着实验的进行与经验积累,当我重新阅读相关文献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对有用的信息去验证我的推测,不断推翻自己的推测,并不断尝试新的推测这大概是我在目前的理论知识部分最大的收获。

在实验操作方面,我得到了师姐的许多帮助与教诲。虽然一直在跟随师姐学习记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旧失误不断,强调过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时时注意得到,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常常被自己的健忘窘到。在师姐身上,我真的学习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便是认真的品质。在师姐做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切领略到了效率的重要性,在庞大的实验任务下,我感受到师姐不放过任何一点零碎的时间投身于实验中,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明白很多的事情都只是熟练度的问题,犯错的过程,便是熟练的过程,我们没必要去抓住出过的错不放手,更不可以无视犯过的错,一直相信自己会在不断的练习中成长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实验室聘用了三位工作人员为研究生们配制培养基,实验用品灭菌,这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以往在学校里仅仅是这一部分的操作就要花去半天的时间,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做够便利的平台,去专心完成实验。

其实,五周的生活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实验思路的收获,更多的则是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在学校里过多关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让我鲜少思考以后的路,而身处研究所这一个大环境,让我不得不去想。说实话,在我完全无法理解我的实验任务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失落,而学习到新的实验手法所带来的喜悦,大概也没有当我最后领会到实验思路时的喜悦来得强烈。每天晚上回到寝室都会听到许多小伙伴感慨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频频出错,其实大家都在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困境的根源在于熟练度的不足。总有些失误在实验中真的难以避免,但选择了生物专业并来到这里的我们,相信都是抱着对它的热情而来,太过于去苛求一个结果,很多时候会让人丧失最初的热爱。当对现在的生活感受到疲惫的时候,试着去放松自己,试着回想起逝去的热情,去回想起当初努力调整显微镜而进入到微观世界时的喜悦,去享受现在的生活。

这五周里,我怀疑过自己的慢性子是否真的适合去做一份科研工作,我甚至在这五周里曾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但是就像我经历过却又被我遗忘过的那样,不论是怎样的自己,脚下总会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不必拘泥于所谓的规则,更没必要苛求自己逼迫自己去把一切做得完美无缺。我也更不必为自己的未来而恐惧些什么,这是一颗自由的星球,我们尽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着,去追求。

  1. 黄小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新建实验室):

为期五周的NIBS暑期培训行将结束,日益加深的感情酝酿了太多不舍,感慨颇多。

Permission–小幸运

得知邮箱收到NIBS回信的那一刻,心中欢腾的小鹿雀跃万分,这是得了多少幸运才让我踏上NIBS暑期之旅!因为得知消息较晚,在报名截止前一天才寄出的材料,忐忑不安,然而并没有影响我的permission,于是在收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心生好感。

同时也对给我转发NIBS暑期训练计划活动通知的学长充满感激。继而想到,也许NIBS的宣传力度可以再大一些,相信会有更多更优秀的summer来精彩这一个个夏天。

Prelude–小心翼翼

期待,紧张,兴奋,终于到了717号报道时间。第一次一个人搭上去往首都的列车,一片陌生与未知,不知等待我的NIBS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相迎,不过它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到达的地方,担心报道时间来不及,匆忙打电话给李老师,却是极温柔的肯定答复,瞬间心就定下来了。曲曲折折之后终于一睹NIBS真容,报道接触的几位老师态度都好温和好亲切,倍感踏实。

下午的开营仪式让我们对北生所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于是对此科研圣地充满敬畏;后面summer们分组做了简单介绍,也算是群英荟萃让我深感渺小的同时也燃起了斗志绝对不能辜负此次NIBS之约!

进入实验室第一印象,何老师和师兄师姐们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忙碌着,实验室仪器高端齐全(人手齐备各种量程的、各种大小的离心机、随处可见的PCR仪、贴上各自名字标签的冰箱等等),准备工作细致周到(大姐统一灭菌的枪头、装好钢珠的PE管、不用自己清洗的试验用具等等),这些都不同于以前所见的实验室,真的是一个做科研的地方。

初步了解,基本知识为分子生物学,我还没学过,很多仪器也还不会用,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怀着敬畏之心,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Acquaintance–喜欢你

NIBS相交渐久慢慢熟悉了它,喜欢上它。

位置上远离喧嚣可以静心科研,资源丰富PI很牛让人感觉底气十足,服务人员态度和蔼甚觉温暖(不管是食堂工作人员还是打扫卫生的大姐,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友好与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日渐明朗感受到一步步的希望,是的,师兄师姐们毫无保留的教授与热情给人极大的不可磨灭的鼓舞与激情。

年会上PI们的分享更是一场饕餮盛宴,虽然不怎么能听懂但是对我们意义非常;精心组织的KTV 、羽毛球、乒乓球比赛也是大放光彩,学术之外也可以玩得如此之嗨,居然可以目睹王所的小苹果引爆全场;王所与暑期学生座谈也是极为慷慨,大把时间献给我们深入剖析疑惑,感激!也是在年会,与师兄师姐们的交流更多,他们的分享给了我太多太多,关于科研,关于生活,关于准备,关于选择,感激!

Goodbye–记忆

马上说再见,我会一直想念。这是一段绝对不会被选择遗忘的记忆,因为珍贵,因为不寻常。

NIBS,这里,收获了很多,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谢谢!

  1. 黄新凤(湖南大学,王涛实验室):

做科研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这是我在NIBS一月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然我这二十余年的单身狗,想是会因着寂寞这老友结识下科研这个新朋友了吧!

从接到通知那一刻就满怀欣喜与憧憬的,能有这万众挑一的机会来到北京这座驰名中外的研究所参观学习,结识一群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同学,见识最高端最新的实验室技术与数不清的生物界神级大牛们。我想我只差跟在后面要个签名了。

研究所的整体环境是优雅而轻松的,也可以看出所里每年为了我们这些summer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都是希望我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全心投入到实验室繁忙而高效的实验中来。惭愧地说我本人实验基础与知识功底几乎算是暑期生中最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拖累了同实验室的同学与带我们的师兄师姐。对于实验室所做的果蝇相关的遗传学实验以及大量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一点基础都没有,完全是从头学起,当时只恨为什么学校安排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为什么刚好下个学期才上啊!!

不过多谢师兄师姐们毫无保留的认真细心的引领,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实验室生活中,我初步掌握了一些构建克隆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PCR,跑胶,胶回收,In-fusion,酶切鉴定,识别果蝇身上的平衡子性状等等等等。在那个凌晨近一点寂静无声的实验室中,我与阿为静静看着师兄做实验的时候,我想到那句做科研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你需要独自完成一连串繁琐而复杂的实验,耗尽一个又一个的日日夜夜,将自己浮躁无所适从的心渐渐沉淀下来,沉静在思绪中与实验室融为一体。

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我学到了哪些新的实验技能,而是我从那些十分厉害却仍辛勤奋斗的师兄身上,从那些享誉中外却从不停止探索创新的PI身上。见到了身为一个学者,一个科研人员所应该具有的永不气馁,静心学术,辛勤探索的态度与精神。

活泼欢快的娱乐生活自然也是充实着我们的暑期生活中的,一楼健身房的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经常活跃着我们奔跑跳跃的身影,北京后湖的酒吧里也有师兄深情的一首飘洋过海来看你。还有那年会上大家精彩绝伦的节目,美丽怡人的山庄风景.....太多太多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记忆深处。

站在北京郊外一片蓝蓝的天空下,望着那青葱树影后屹立的研究所,我想我是不会忘记这里,不会忘记这里有一群可爱而才华横溢的人的。

  1. 霍妙哲(四川大学,陈良实验室)

这个暑假于我而言是最特别的假期,我成为了NIBS暑期训练学生的一员,这一个月里,自己突然从上学变成了上班,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前者是汲取知识,求输入,目的是自我塑造;在研究所工作,既要不断学习充电,要钻研,又要有新创造,旨在为人类的知识殿堂添砖加瓦。

NIBS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中国做生物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毫不夸张!NIBS给所内的人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在科研工作上提供了优质而高效率的设备和试剂,得地利,做实验绝不会为实验条件不佳而困扰烦心,从而做到专心又放心。至于生活上……我相信同行的summers都会对这里的食堂念念不忘,住宿条件也是让我幸福感倍增。除此之外,干净整洁的办公室、舒适的休息区、图书馆、健身房一应俱全。NIBS尽其所能,让每个人都能无后顾之忧的学习、工作,也让这里的环境更加纯粹,这些实在难能可贵。

研究人员当然也不辱使命,每年来自NIBS的成果就是最好的答卷。多数人在所时间超过7×12h,为科学奉献着自我,这样的付出,辛苦但能不断激发斗志,热爱科研的人,自然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为什么要做科研?

这是一个让我纠结许久的问题。求知可以是个人兴趣,但深究做科研,就不该单纯以满足好奇心作为全部动力了。有时我会想得功利一些:一是相比传统行业,做科研难有钱途,科研值得我们做出这种物质上的牺牲吗?再者每年生物领域成果如此多,其实多数是不受外界关注的枯燥数据、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得到应用的发现,其背后也是大量的汗水、聪明的头脑、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与期待……然而这些工作的价值有多大呢?

如今,我在NIBS找到了答案。在这样的环境里,成为科研工作者不意味着生活清苦,如今社会也越来越支持给予科学家奖励,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是中国发展的趋势。那么,有了一定的生活水准之后,相比再追求更多金钱,探索新知的精神享受难道不更令人愉悦吗?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我相信众多辛勤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如此认为的——正如晓东所长之言科研生涯的财富是无形的财富……(做科研)在迷雾中寻找亮光,那是一种沉浸式的快乐。

至于看似重复的科研工作价值何在的问题,这段时间与各位从业者的近距离接触给了我新的启发:我可能花费数年的时间与精力,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我的同行也是,根本不足以解决人类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有着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微小的工作累积起来,就是新突破。如果我们的先人因为受到质疑学科学有什么用呢,你还能上天吗?而放弃研究所谓高深无用的数字和图形,那么今天的我仍然只能呆呆地猜想玉兔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们还想知道更多。

  1. 李宁(中国农业大学,杜立林实验室)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

树林里有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由此决定了所有的不同……”,从五月开始申请,到如今暑期训练即将结束,感悟很多,但始终没有离开一个主题,就是所谓的做你自己。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体会。

首先是最直接的,坚持自己的不同的地方,才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必须承认,NIBS暑期项目的录取对我影响很大,农大生院把去了NIBS的一对学长学姐当做学术成功的标杆,历年竞争者都在学院内数一数二。而在这之前,我在班里排名中等,从大一就开始坚持在实验室学习操作和原理,但至今没有成功的创新项目。和一起申请的同班同学、人生赢家相比,并无竞争力。但是最终,当我和班里排名第一的学霸一起被录时,第一次使我感受到两年来坚持的价值。当别人在宽阔的大路上你争我抢时,我选择了曲折的人迹罕至的小路,甚至是弯路,但人非流水线上的产品,这坚持是我独有的光芒,是属于我的价值。此时也得到了证明。

其次,是真切的体会到专业知识、信息的爆炸,体会到安静下来看一本原文书的重要性。此前,我十分讨厌学校图书馆,因为只有在冲击考试、作业、论文时,才会去图书馆,当然读闲书就不讨论了。着急过两天考试、明天小测而看书,或者埋头赶作业,让我觉得成为图书馆安静环境奴隶中的一分子,是被压制的。然而在一个月的实验中,感觉到,越是深入的研究,越是需要深入阅读,而不是停留在嘴上的侃侃而谈。而对于一个点的深入,又需要坚实深入的整体基础知识,并非满足于自圆其说的空中楼阁。实实在在感觉到通读一本书,哪怕是最基础的英文教材,其作用都是巨大的。知识爆炸的如今,这些不断更新的发现、技术不应该是快消费产品,研究需要深入的认识。

最后一个问题,我自己也还在不断思考,就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认识。我觉得更好的名字是,思维的思维。长期以来我们处在一种被动的教育中,别人说什么,我们接受什么,亦或有自己的思维火花,但仍没有能力放到坚实的基础上考量,成为空谈。我感觉大学最重要的一点,在我训练的一个月中尤为亲身感受到的一点,是主动地思考别人的或自己的思考。有人说是勤于质疑和批判,又或是坚持自我,都觉得有失偏颇,带有主观的臆断,去接受或者坚持。思维的思维,应当是无论来路的信息,先主动整理逻辑,承认客观的条件,剔除自己主观的或者经验的观点,之后再给其下一个自己的结论。现在的我们,或者压根没有讨论过程,或者在讨论中受主观影响,又或者根本不下自己的结论,甚至拼凑条件欺骗自我……这都使我们在爆炸的信息中迷乱,在自媒体蓬勃发展,舆论向大众倾斜的时代,这种迷失更为容易发生。如果连这种思维都不能建立,更不要谈科学研究了。

最后,我想感谢在NIBS的杜老师、潘师姐,以及农大的何老师、危师兄。走到现在,我不得不珍惜所有的帮助与机会。因为选择了自己不同的坚持,回报是短暂的,持久的是曲折。

树林里有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由此决定了所有的不同……”

  1. 凌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袭荣文实验室)

一个月以前,我坐上了从山东来北京的火车,但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临上车才发现自己定错了票,列车员问我还要去北京吗,我说就是站我也得站到北京,幸运的是车上补到了卧铺。

一个月后,我即将离开NIBS。第一眼看到这座红色建筑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但离别的不舍之情又是越来越浓。

很难从哪里开始,不知道怎样开头。高产的科研成果、便利的生活条件、有张有弛的科研氛围,每一个nibser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近五周的时间里,每天体验着浓浓的学术气氛,体验着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的学术思想的快乐,也尽情体验着自己实验中的艰辛与成败。

在准备若干资料和经历等待录取的忐忑后,我来到袭荣文老师实验室。袭老师刚好去美国参加会议,但老师已安排好师兄师姐接待我们。跟着苗苗师姐学习了一些养果蝇的基本操作后,萌萌的殷畅师姐就带着我开展自己的小实验了。刚来到果蝇室,看到琳琅满目的果蝇,心里还有一点发怵,但做到后来已经完全免疫了,看到满屋子的果蝇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五周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果蝇肠道干细胞信号通路中ttk上游的一个信号筛选。既然是肠道干细胞,那就免不了剖肠道了。作为初学者的我,在实验操作中,这真的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情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肠子剖断,染色时也特别容易弄丢肠子,到最后看到一张漂亮的confocal片子,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等我熟练地掌握了剖肠子洗肠子这项技能时,我也快离开这里了。

其次我想说,在NIBS,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午夜子时,灯火通明的实验室是常态;在年会上,杨斧师兄讲解poster蹲得太久最后直接坐到地上,仍不焦不燥地为我们讲解,眼里流露的全是耐心;在午餐时间,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坐在一起,轻松愉快的交流实验进展。每个人都将科研放在第一位,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一份信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科学女神有着令人向往的容颜,而张志新说过,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探索真理的道路往往是黑暗的,NIBS带给我的是一种从容与淡定但却又无比坚韧的意念。

最后,我想说感谢。在发给我们新生手册上有这么一段话让我感触最深。

“We love you, so we will tolerate the mistakes you are going to make;

We will accept your deficiencies and ignorance as when we were young;

We respect you so will regard you equally, eager to learn form you as much as we want to impart what we know to you;

We know the road is long and the mountain is high. And will walk beside you through the brightness of the day and the darkness of night.”

NIBS是开放与包容的,它用博大宽广的胸怀接受了每一个真心做科研的人,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而我作为初学者总是不能避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师兄师姐每天被我骚扰请教,不厌其烦的给予我指导,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和所学为了让我少走一点弯路,在我做实验没有了试剂,因为在周末没有办法领取时,满研究所的去借正庚烷,这些一点一滴所有都是我宝贵的回忆,谢谢你们!

感谢NIBS给我这次机会!希望自己以后在学习生活中都会带着NIBS的影子,谢谢NIBS让我收获成长。

感谢袭荣文实验室,谢谢师兄师姐对我的关怀与指导,特别是殷畅师姐!

最后借席慕容的诗送给NIBS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1. 刘杨(华中科技大学,陈婷实验室)

一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也逐渐适应了NIBS的学习生活,每天公寓和研究所两点一线并没有听上去那么无趣,其中欢乐多多,收获亦多多。

刚进陈婷老师的实验室,就得到通知参加第二天的组会。说起来,这算是我们实验室的特色之一吧,一周三次的组会,整个所里也少有。说起组会的内容,那可是很丰富的,有师兄师姐们的实验进展,也有文献的分享讲解,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台上台下热烈的提问讨论,虽然这时我只能安静的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他们畅谈互动,但是其中的思维火花确实令我受益匪浅。得益于这些组会,我在短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了解了实验室的大部分课题,更重要的是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师兄师姐们不仅能在自己的课题中大放异彩,还能对他人的课题提出独到见解,这一点也是我非常想要学习的。

组会中给予我最深刻的印象,要数陈老师重点强调的流式调补偿的问题。流式上样品前需要用单阳管调补偿,这对于做出好的分析分选非常重要,一般需要十几分钟。有趣的是,细胞染完DAPI后也需要放置十几分钟待荧光稳定(我以前不知道),二者同时进行,岂不是一举两得。若是偷懒不调补偿,又跟我一样不知道DAPI的稳定时间,结果必然不尽人意。这也让我想到,同样的实验方案,为什么有的人能拿到漂亮的结果,有的却不然,大概谜底就藏在这样的小细节中吧。

年会也算暑期的一大亮点,年会中导师云集,群英荟萃,每天的学术报告、海报展示,都是一场场的学术盛宴,给予我极大的享受。学术之余,KTV、球类运动、温泉等娱乐活动也让我和小伙伴们high到尽兴。

我这段时间主要是跟着师姐做实验,并没有自己的课题,毕竟时间太短,但这同样也是一种广泛学习的机会。我参加了动物中心和流式细胞仪的培训,尝试过共聚焦和透射电镜的使用,以及做冷冻切片的免疫荧光,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让我的每一天充实而快乐。

NIBS的回忆中,除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我也无法忘却实验室里这一群可爱的前辈们,正是因为他们,我得以快速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是他们,帮助我融入了NIBS

这一个月的生活,绝对值得我一生珍藏。

  1. 兰宇轩(清华大学,王晓东实验室):

NIBS仅一月有余,但是我在这个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受益匪浅。对于还没有进过实验室的我,生物实验的许多基本操作都是陌生的。然而在王晓东实验室里,学长和学姐给了我很多帮助。从刚开始曹师姐教我如何阅读paper,到后来潘师兄、张师兄和英师兄教我做各类的手术实验,我感觉我在这一个月对生物实验和生物实验室的了解愈加真切,学习到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在这里认识的一群小伙伴们也让人感到很有意思。从五湖四海聚集起来的一群生物狗,对于未来既有那种柏拉图式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有在看清当下形式的一些无奈与担忧。大自然中最令人惊叹同时蕴藏着最多奥秘的便是生命了,而生物学正是以研究生命为基本内容,大到研究整个生态圈,小到研究一个个小分子,其浩瀚之视野,其瑰丽之奇观,令人如痴如醉,不绝于思。然而,自古以来,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名利二字。人们皆睐于腰缠万贯之富商,垂于翻云覆雨之权贵,使得赛先生或冷落于市朝,或淹没于喧嚣,无人问津,令人哀婉。而我们这一群正处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人,正在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磨砺着。这里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二字,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或许也有着真正的正确答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年会上听得某君谈体制聊情怀,颇有触动,亦略有感伤。也许我们生物人能改变的很少,何尝不是,任何一个个体倘若想改变体制或社会价值观这些千百年来的老东西,无异于蜉蝣撼树,沦为笑谈。但至少我们还能改变自己。科学家向来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理想,倘若仅以此吃饭,必觉味同嚼蜡。但若以情怀加以点饰,无论是其思想,抑或是其生活,都将大放异彩。

传言在奥林匹斯之山巅。可窥得世间一切奥秘。若有神立下伟业,便可登山巅以作嘉奖,领略生命无尽之奥秘。

与君共勉。

  1. 吕祎硕(吉林大学,汤楠实验室)

年会结束了,我在NIBS也已经度过了大半个月,五周的暑期训练也已经只剩下一周,这期间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讲一下我对在NIBS的暑期经历与参加NIBS成立十一周年年会的体会与感受。

第一天来到NIBS,走进NIBS的大厅,看到墙壁上陈列的学术文章,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走进了生物领域最好的研究所,我即将接触到金字塔最顶尖的知识。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好奇而又肃然起敬。安顿好宿舍,全新的宿舍让我眼前一亮,体验了这里的食堂,听了开营仪式,拿到了NIBS暑期学生装有的队服,认识了暑期训练的同伴们,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

之后,我来到了汤楠老师的实验室。实验室里并没有人,听实验室的阿姨告诉我们汤老师在开组会,可能会晚点。一会儿,门口传来了讨论的声音,老师和师兄师姐开完了组会,因为快到饭点了,老师简略地介绍了一下实验室,并听她讲了整个实验室的概况与研究方向,汤老师希望我们能在这里的一个月学习到科研的logic,也就是严谨的思路,每一步实验都是有目的,都要有的放矢,这让我对做实验与搞科研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汤老师的实验室研究小鼠的肺部发育,对于一个之前并没有做过发育生物学实验的人来说,我很幸运能够来到这里,并且有位耐心的师兄带我。在实验上我遇到了许多障碍,实验主要运用的分子与细胞,微生物实验我在学校还没有学过,可以说是基础为零,但是师兄细心地讲授和不断地学习让我很快融入了实验室的氛围。有趣的是,我在实验室吃了一次免费的黑鱼,是实验室的大师兄晨跑从河里抓的,实验做得也好,人长得也帅,竟然还会抓鱼,没谁了。

但是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的时间,虽然已经学到了很多,甚至感觉有些好方法是在学校呆多久也未必能学到的东西。刚上手的时候,总是害怕做不好,或是因为时间太长影响结果,总是手忙脚乱,师兄耐心的告诉我,做实验没有谁不失败,所以不要急躁,耐心得按照protocal一步一步来,不怕失败。在这一个月来,我学到的太多太多,同时因为开阔了眼界,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欠缺与不足,感觉才刚刚迈出一步便要结束。不过没关系,这段经历已经坚定了我要在生物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回到学校我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盲目而浪费时间。

很荣幸能赶上NIBS成立十一周年的年会。在刚来的时候便听人议论年会要去有名的十渡风景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各种娱乐项目,有各种表演还有烧烤等等。年会也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一流的住宿条件,各色美食,各种娱乐设施,KTV,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还有游泳馆。我参加了篮球赛,与实验室联队和pi队各打了一场,老师同学们的拼搏精神十分高涨,同时,我了解到要做一个成功的科研人员,锻炼身体也格外重要。当然,最最吸引人的莫过于PI们的学术报告了。他们都是生物界的顶级科学家,坐在金色的会议大厅里,看到无数次听说的PI们真实的站在那里,与大家交谈,一切都让我觉得无比激动并感到不太真实。作为一名即将大三的本科生,实验技能知识水平都还很低,能坐在这里让我觉得无比的幸运。虽然我们实验室以外的学术报告对我来说很难理解,但我仍然觉得这种全新的体验会是我人生中宝贵的收获。

在看各个实验室的poster的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见到了邵峰老师,邵峰老师认真地看了几乎每一个poster,师兄师姐分别跟老师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和未来的计划,希望邵老师能提出一些独到的建议,邵老师也看了我师兄的poster,了解他的项目,认为我师兄中间的一个环节有些瑕疵,别的人的paper上的结论也不能完全信任,而且这个环节对于我师兄的整个实验来说太关键了,他必须得自己重新做,或者找新的证据。我师兄听完后一直跟我说,邵老师,好严密的思路,好厉害……

NIBS十一周年年会是一场科研的盛筵,同时也是大家交流感情的桥梁,作为一名参与者,除了幸运这个词我不知道还能怎样形容。转眼到了今天,我在NIBSsummer的时间也只有最后短短的一周了,我相信这场宝贵的经历带给我的一定不会随着假期的结束而结束。最后我只想说,感谢NIBS带给我的宝贵记忆。

  1. 任文苒(南开大学,何万中实验室)

很庆幸能成为summer的一员。在北生所一个月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足以成为我大学中段的一个重要的启发点。这些冲击与感悟来得如此及时,给与了我继续在Science这条路上前进的无畏勇气。

第一天见到何万中老师,对他说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要衡量一个科学研究的价值,你把它抹去看看科学发展史上有多少空白。后来听老师讲他做的东西,真的是原创性很高的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一直没有发文章,但用王所的话来说,是挖坑而不是注水的工作。后来又在年会上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报告,见到NIBS里很多做原创性工作的PI。如果将现代的科学研究比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那么只有存活下来的才能够得以发展,但自然选择显然更倾向于发表结果,而非创造知识。但NIBS恰恰在这种残酷的学术环境中提供了庇荫。

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交流中,让我在实验技能上有很大的收获。因为时间较短,无法做一个独立的课题,所以我在实验室主要是帮助师姐构建Tag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模型。还跟着师姐去看了电镜,黑暗的房间里电脑屏幕上黑白图像比任何一种色彩都更具有吸引力。在闲暇时间,还跟师姐学习了树脂包埋,制作了一块琥珀。除了晚上回宿舍睡觉,基本一天的生活都在研究所内进行:实验室,食堂,健身房,偶尔穿越铁路去对面的商城接接地气,生活简单而不单调。我很喜欢这种生活,因为你每天都要面对问题,都要思考,思考会让人有存在感。

其实,相比实验部分,带给我感悟最深的是NIBS不同于学校的学术气氛。印象里最深刻的是邹伟平教授关于癌症免疫疗法的讲座,报告厅人数爆满,连两边的走道里都站满了人,这是我在学校从来没有见过的场面。可能有人会觉得研究所枯燥,只剩下了学术部分,但这恰恰也是它能更加纯粹专注的原因。在最期待的学术年会上,形式化的过程几乎没有,所有的时间都为学术报告让路,四天的年会可谓是干货满满,每位老师都像在讲故事一样将自己的研究缓缓道来,台下听众的切中要点的提问,poster前热烈交流的学生老师,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与科研交融在一起的满足感,也让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要做科学,什么是好的科学,以及如何去做好的科学。在与summer的座谈会上王所说,没有哪一个工作像我们这样几乎要天天面对失败的,又是如此的孤独和不被人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一条道路呢?也许就是纯粹的发现的乐趣,像是一件艺术珍品,其背后的故事只有创造者才会知晓。好的科学一定是具有创造性,真实性和影响力的,而想要做好的科学就要有跨界合作,要有技术创新,能够利用多个系统验证,具有预见性和长期性。王所给我们讲了很多他自己在做科研时的经验和感悟,让我受益颇多。

很感谢北生所,让我有和许多优秀的学生老师交流的机会,开阔了眼界,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也许未来还不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会走Science这条路。也许,两年之后,我还会回来。

  1. 沙梦吟(南开大学,陈良实验室):

海纳百川,独成汪洋

时间白驹过隙,看似漫长的五周暑期训练已接近尾声。这五周在NIBS,我体验并享受着科研生活,收获了难忘的经历。

NIBS坐落于北京郊区,虽地理位置略微偏僻,但却享有了安静、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NIBS能让人远离城市中的浮躁,静下心来进行科研。

在陈老师实验室,我不仅跟着师姐学习到了一些实验技能,也非常有幸得到了在组会上讲paper的机会。之前总觉得开组会是一个很无聊的事情,因为基本无法理解师兄师姐讲的内容,但是这里却让我转变了看法。每次开组会之前陈老师都会对我们要讲的文献进行了解,因此在每篇文献讲完陈老师都会进行点评并用自己的语言再对文献进行回顾与点评,并引用其它文献进行补充。陈老师讲的非常利于理解,不仅让我能够充分利用好组会的时间对大家讲的文献进行理解,更是激起了我阅读文献的兴趣。

阅读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很好地了解他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做到海纳百川。而之后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思考如何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拥有自己的研究思路,即独成汪洋。

之后的年会更是一场得以享受的学术盛宴。不仅有研究所的各位PI的精彩介绍,还有多家公司进行展示。这些都充分展现了NIBS的实力。

虽然即将离开,但是记忆不会抹去,这次经历鼓励着我开启自己的生物科研之路。希望我也能海纳百川,独成汪洋。

  1. 曾京昆(帝国理工大学,邵峰实验室)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北京有个NIBS非常厉害,那里的人一心专注于科研,其学术成果和学术地位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的,在国内是一个科研界的世外桃源。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厉害的生物学家的我心中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无限遐想,希望有一天能够来参观学习,见识见识什么叫国际一流。

转眼间我大二毕业了,经过两年的沉淀,我自觉应该有了一定的判断力,能够分辨什么是好科研什么是原创性的科研,决定来NIBS长长见识。很早就听说邵峰老师非常厉害并且免疫一直是我喜欢的课题,所以向邵峰老师毛遂自荐申请来他的实验室学习一个暑假。这一个暑假的的确确见识到了国际一流的好科研,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原来我对好坏科研的判断力还是太肤浅了。从前我对top journals中的paper都深信不疑,每读到一篇貌似新颖的paper都要崇拜一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跟风的病态心理。来到Shao Lab,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原创性研究,以及什么叫做严谨。丁璟珒师兄是我的supervisor,丁师兄教了我纯蛋白和一些生化实验知识,他做实验一丝不苟,最近在《Nature》上以一作身份发表的paper体现了Shao Lab生化实验的高超水平。最重要的是我在丁师兄身上学习到了,当结果negative时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将实验做到极致。

Shao Labgenetics也是国际一流的,用CRISPR screen到的GSDMD蛋白非常漂亮地补充了细胞焦亡的机制。周平师兄的FACS-based CRISPR Screening简直是巧妙,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筛选出了与自噬细菌有关的基因。Shao Lab还有各种巧妙的idea,这一切都折射出他们极高的科学素养和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

邵峰老师一点都不吝惜自己宝贵的时间,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通过几次午饭间的交谈,我学会了如何去判断一项研究的可靠性,如何选择好的科研方向。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应该摒弃一些世俗的诱惑,才能专心于自己热爱的科研,同时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等做出可靠的实验结果再下定论。邵峰老师对科研的投入和热情激励了我,NIBS良好的科研氛围强烈吸引着我。我会努力成为邵老师口中优秀的人才,并且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NIBS做优秀的科研!

  1. 吴际林(四川大学,罗敏敏实验室)

就在几个月,科研这个词对我而言还是高山仰止却又有些陌生的一个梦靥。当时的我很难想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生,在这个暑假在NIBS真正的体会到了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

记得刚来的时候师姐曾经调侃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刚开始只是觉得神经科学科研有趣,后来知道现在适应了单纯的生活,不想再到外面了。当时还不是很理解师姐为什么这么说,一个月的科研体验之旅,每天浸泡在成果与实验的快乐与痛苦中,匮乏的娱乐时间只是由跑步机来填充,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做手术,组会讨论,设计流程……我开始慢慢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也许,这个科研团队就是每一个科研学生,科研工作者的全部。

作为一个五年制的医学生,相比于现下热门的八年制培养更加注重于技能的培养,来到NIBS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加深对生命科学科研的认识,更是一种跨学科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月来在罗敏敏实验室参加关于神经科学与脑的科研,我学习到了与医学科研不同的科研方法,另外更重要的是,一线科研工作者对待科研的勇气,毅力感染了尚处于知识学习阶段的我。虽然距离科研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NIBS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生活,明确了前方的航向。

NIBS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幸运地听到了与医学相关的讲座,其实对于我来说,科学过程与方法恰恰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我将几场NIBS安排的精彩讲座牢记于心中的是科学家们得到科学成果的独特的科学方法与惊人的毅力与耐心。

另外,很幸运在NIBS遇到了多年前考到这里的研究生师兄,师兄特立独行的生活习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影响了我的生活作风,与之相比,更让我惊异的是,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背后,师兄做实验,得出结论时的认真仔细与惊人耐心让我敬佩不已。每天无聊的生活也在和师兄谈天说地中得到打发。

最后,能够有这样一个让我体验科研,亲身经历科研的机会感到十分荣幸,在NIBS这个科研大家庭中,在罗敏敏实验室这个小家族里,我学习了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的内容,师兄师姐与大师门的生活与科研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再次感谢NIBS带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祝正在茁壮成长的NIBS在科研中取得更多科研成果,暑假训练计划越办越好!

  1. 徐达(山东大学,张二荃实验室):

刚听说NIBS的时候还是在大二时,听大三的学长学姐们交流经验时得知的。在他们的描述中,NIBS就像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圣地,而这里的暑期学校当时也是很难被选上的,对于当时成绩在班里并不十分拔尖的我来说,NIBS的暑期学校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但因为我大二参加了一些比赛,也得了一些奖项,就有同学鼓励我报名试一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最后竟然收到了NIBS发来的暑期学校录取通知!就这样,我荣幸的成为了NIBS暑期学生的一员。

我是在报到的前一天来到这里的,这里的建筑面积不是很大,建筑的外形也不是那么华丽,但却有一种古朴的感觉,能让人把心沉下来。这里实验室的面积比我们学校要大得多,食堂、宿舍、图书馆离实验室不过几步之遥,而且实验室的网络也接上了代理,为我们上网获取资料提供了方便……可以看出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科研。

我们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恰好是周末,赶上了食堂的一元餐,两荤两素的丰盛食物却只要一元,给人一种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感觉,这也可以看出国家对这里的大力资助。今年这里的住宿把我们安排到了青年公寓,这里十分整洁,唯一的缺点是离研究所有点远,不过研究所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晚上会安排专车送我们回公寓。

科研生活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比较懒的,死宅一个,所以我自己也没怎么在研究所外面逛过,基本上是一整天呆在实验室里,晚上坐最晚一班班车回去。对我来说,实验室的生活是比较舒服的,休息室里有一片空间可供工作学习,要做实验就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不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在休息室里面读文献、查资料。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虽然之前在学校也进过实验室,但是得到的锻炼却十分有限,而在这里,短短几天我就接触到了往小鼠脑部特定区域注射病毒和插光纤的操作方法,还有病毒包装与纯化,也看到了技术员往小鼠体内植入信号发射器所做的手术操作,而且我还学会了很多分子生物学的操作。除了我原本就会的提质粒、酶切、凝胶电泳之外,我还熟练地掌握了PCR的操作,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那里的人

带我做实验的师兄是我接触最多的,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他在北大、中科院和NIBS都待过,而最终选择了NIBS。他的很多实验操作都是通过自己不断摸索自学成才的。有一次,有两位技术中心的技术员向他学习病毒的包装和纯化,而这些操作也都是他不断摸索出来的,因此我十分佩服他。他说实验室有两种老板,一种经常催着你做这做那,一种对你却不加以太多干涉,前者对于缺乏动力的人比较有促进作用,而后者更能培养人的能力。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也让我立志做一个像他一样的自主性强的人。

另外我还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大家不但对于研究充满热情,还多才多艺。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位同学,虽然是男生,却扎着小辫,颇有艺术家的风范,而且他还会跳街舞,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另外还有一些比我年纪小的,但他们的言谈举止倒是比我们还要成熟,还不时跟晓东、邵峰等大牛们开玩笑。

年会

NIBS一年一度的年会自然是不可不去的好机会。年会上,研究所里所有的PI都会上台做报告,而通过这些报告,我们也能更清楚每位PI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其中也有不少PI的报告给予了我一些启发。比如罗敏敏教授用他们自己研究中选错实验动物的教训开玩笑,也让我增加了经验。搞计算化学的黄牛教授也是通过报告向我们阐释了科研中的PainsGains。而且年会上既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比如刚在NIBS定居的曹鹏研究员就是第一次参加年会,但他的报告毫不逊色于NIBS的老人,反而是深入浅出,也让我得以深深思考。此外,年会还邀请了一些研究所之外的科研工作者,来给我们做报告,更丰富了年会的报告内容。比如凤凰中心的人为我们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方向,他们通过蛋白组学的手段,通过高灵敏度而快速的测蛋白方法,希望为肿瘤研究的精准医疗做出贡献。此外他们还打算通过测尿液中的蛋白组成来预测健康状况变化。就是这样,NIBS的年会就是一场学术的盛宴,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增加了见识。

此外与王晓东所长的座谈也是难得的经历。王所十分健谈,举了很多他自己科研和生活中的例子来例证他的观点,都给我们很大启发。从王所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科学和祖国的无限热爱,把我们当成未来的希望。听了王所的话后,我也十分鼓舞,决心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才。

年会除了上述的内容外,不可不谈的就是年会的娱乐活动了。这里各种娱乐设施和运动场馆应有尽有,年会期间举办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还为大家包了KTV,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

NIBS五周的时光转瞬即逝,但这里,这些人,这些事,都将成为我成长中不会忘记的珍贵记忆。

  1. 杨林东(山东大学,何新建实验室)

与梦同行--我大概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听舍友说才知道了NIBS这个暑期训练计划,当时查看了相关的内容,发现NIBS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神圣殿堂,又有这么好的机会,我立即开始准备材料申请,我在331号就寄出了材料;然而等到66日终于盼到了自己的通过邮件,当时6月初那几天我几乎每天一有时间就查看邮件,只为第一时间得到通知;

我和一同参加的徐达17号上午坐火车来到北京,经过一些波折终于看到了自己心中那栋红色的大楼,上面书写着“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所里安排我们先住在了学生公寓,当晚就吃到美味的饭菜,并且赶上了周末一元餐,只要一元;18号报到当天发放了注意事项、门禁卡和钥匙、空调遥控器和营服,并搬到了青年公寓——两人一小间,所里为我们安排好了所有的,保障我们能专心开始接下来20多天的实验室学习锻炼;

进入了我申请的实验室,里面的师兄师姐都在紧张有序的做实验或者查阅文献分析数据等,在这里能感觉到大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思维碰撞,老师把我介绍给负责带我的尚继云师姐,我跟随师姐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科研方法,受益匪浅;每天清晨8点半我到实验室时,一般师姐已经开始准备当天的实验安排了,我跟着师姐做得最多的就是western blot,师姐在研究几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所以一直在做Co-IP鉴定,先开始磨样,用研钵和杵不停地研磨样品,中间一直加液氮防止蛋白降解,然后离心过滤,中间beads吸附特异性蛋白,再用多肽竞争,之后加入SDS protein buffer电泳,接着既可以银染去打质谱分析,也可以接着作转膜、封闭、孵育和漂洗,去显影分析,这一整套下来基本上是一天的时间,中间每步都要细心操作,并且要清楚明白具体的原理,否则出来结果后就无法知道自己哪步出了问题;也还有一些别的实验,比如保菌,菌种前一夜摇上,提质粒、基因组DNARNART-PCR、酶切鉴定等等,在这些天的实验室学习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实验计划,只有清晰的实验思路、提前安排好自己一周内的详细工作和两个月内的长远工作才能收获好的预期成果;

生活方面,所里饭菜很可口,物美价廉,基本上一周之内不重样;有个室内乒乓球、羽毛球场地,有空闲的时候可以约着去锻炼;还有就是所里的PI会经常邀请一些知名学者过来讲座,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如果周末实验不是很紧的话还可以出去玩玩,而且周围的生命科学园地铁站到北京很多景点都方便;八月初还能正好参加NIBS的年会,去度假村里面休闲,听每个PI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看师兄师姐们的poster展示,还有精彩的KTV大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这一切让我深深地领略到NIBS良好的科研氛围,每个人是热爱自己的研究并愿意为之付出的。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刚来时还说就NIBS的项目时间长要五周时间,但是离别时才发现当你适应这里后,已不想离开;感谢NIBS和何老师给我的这个机会,感谢带我师姐的包容和关照,感谢其他在我作summer期间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人;最后祝福NIBS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早日独占鳌头,希望自已也能有与NIBS再重逢的那一天。

  1. 杨伟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隋建华实验室)

很感谢NIBS,很感谢隋老师,给我这次机会来NIBS。在我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失望时,对未来感到迷茫时,NIBS的邮件犹如一道光给我带来了希望。一下子觉得自己成为了NIBS人,应该去进一步了解NIBS。相处好的同学说,你不要再说你进了NIBS的暑期训练计划,不要再说你知道的NIBS的情况。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似乎变成了炫耀的布道者

来到NIBS,在实验室里见到和自己是同一所大学的的学姐;在云泽山庄里,作为一个观众,听着卡拉OK比赛的歌声,发觉屏幕上名字在哪见过,原来也是学姐。那么多足够足够出色的学长学姐来到NIBS,成为NIBS人,不出色的自己能够幸运地成为NIBS暑期训练计划的学生,也该感谢他们。可恨的是,不争气的自己,搞出了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故,不只给自己抹黑。

进实验室的第一天,说到自己成绩不够好,不敢确定一年后能不能再进NIBS。带我的杨芳师姐还有雅菁学姐就指导我该如何努力,争取进入NIBS,这也奠定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芳师姐教导我的基调。虽然心里有一点羡慕其他暑期学生能把提质粒PCR酶切连接转化做得很熟练,但是很高兴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浅显地探索,了解实验室的技术,了解抗体和免疫学的书本知识及前沿。很感谢师姐的耐心,和三年前暑期学生一样,很感谢师姐的耐心。三年的时间,还能保持一颗不变的心,在哪都应该出色。近一个月里发生的事历历在目,没进过实验室的自己在学校这学期的的分子生物学大实验和生物化学大实验课上,对科研有了一丁点感悟,在师姐指导我操作时,冒了出来:“不就是加试剂吗?后来又一次冒出同样的话,师姐生气了,生气归生气,还是耐心地教导我。你这话很不负责,所有生物学实验不都是加试剂而已,操作练着练着就熟了,关键是实验背后的原理。现在明白了你这话很不负责,自己的一句话只看到科研的表面的一点点,同时也否定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一周前,向师姐汇报自己学到的竞争ELISA的原理之后,师姐给我理了一下,听到她的讲解,心里咯噔一下,还可以这样设计实验啊。自己似乎抱着书本的东西不放,更多地关注理论,但却不懂变通,哪会想到那样设计实验。对科研有了自己一点新的看法,找对一个方向,在明白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准确快速地操作,加试剂。自以为话糙理不糙。

周六周日坐下来看资料时,感觉气氛和周一至周五时不一样,杨芳师姐没来,少了杨芳师姐和一些师兄师姐的谈笑声,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周一至周五不怎么说话的师兄师姐在周六周日刚开始做实验时的笑声。一下子注意到一些师兄师姐间就没说过话。自己不也是和一些师兄师姐没说话,就只互相让个路而已。班级人数是实验室人数的两倍,自己不也是和几个同学基本没说过话,也没见过某几个同学间说过话,或是性格原因,或是对不上眼,或是之间发生过故事。师兄师姐和我们一样都是人,都是学生,一些人之间就没说过话不该奇怪。虐狗的行为也不该奇怪。和师兄师姐一起吃饭,他们高兴地讨论着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吃完饭还在谈论,作为一条单身狗,我静静地不说话。每天下午自己起码都要睡过去起码一次,起码半个小时。经常看到雅菁学姐和我一样趴在桌上睡觉,杨芳师姐莫非是有强大的意志力,可以不用午睡。当我觉得趴在桌上睡觉很难受,想去楼层两边的休息区上的沙发上躺着。到一边的休息区一看,一位师姐正匍在沙发上玩着手机。我还是转战另一边的休息区吧。回到实验室时,看到师姐盖着一件厚衣服,用手背擦着惺忪的睡眼,咽着口水。想来师兄师姐们都需要休息的,或是趴在桌上,或是在沙发上,还有在研究所的宿舍里。隋老师出完差回来后,看到她趴在她办公室的桌子上睡觉,我一点都不惊奇。还有不少事让我觉得师兄师姐和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以前只是从网络上了解科研人员的生活,现在能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生活,挺开心的。

期待能在年会上好好休息,可是到了年会,看到大多数人依然不放松自己,每场报告会都要去听,自己不能落下啊,每次把我要去玩卡丁车说出,就又收回来。最后艰难地达成一项成就,在学校不怎么听课,听课效率低的我,听的学术报告场数之和大于我两年里在学校里主动参加和被动参加的报告场数之和。第一天下午打算着,尽量每场报告都听懂。第二天我就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安慰自己,能听懂就听懂,听不懂也没办法,重要的是,学会一些实验方法,了解科学前沿和热点。有依据地推测,精心地设计实验验证。基因敲除验证基因功能,需要回补实验,有时还需要体外验证。肿瘤治疗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特别是泛素化经常被提到,毫无疑问是热点。被domain一词洗脑,感觉自己以后用结构域时脱口而出的是domain。看着讲台上的大牛台下的大牛一问一答的交锋,心里满是羡慕……获得很多无形的东西,虽然零散,但是我相信它们会默默地影响我。随着会议中心里人的减少,自己竟有了自己是某一领域佼佼者的错觉。

不敢说这五周的经历能影响自己一辈子,但敢说这五周的经历能支撑自己一年。

  1. 俞锦超(中国农业大学,邵峰实验室)

今年暑假,有幸能够成为NIBS的一个summer,更加幸运能够来到邵老板的实验室学习。

邵老板实验室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辛勤,一周七天,没有一天有休息,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都勤勤恳恳的做实验,这也大概是为什么邵峰实验室能够取得优异的成就的原因吧。实验室的氛围也很好,大家经常讨论学术问题,吃饭也一起吃,非常团结。

特别感谢许悦师姐这些天来对我的帮助。我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师姐很有耐心的教我,这一个月我也学了许多实验操作。除了实验操作方面,师姐还让我懂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全信Top journal。顶尖杂志中也有许多错误,只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人们认识不到,所以要敢于质疑。其实这类的话我以前也听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嘛,但是没有一个切身的体验,体会不到这句话的意义。而这次师姐给我做的实验就是这样的一个基因,它是一个师姐新发现的基因,以至于颠覆了以往的传统认识,以前许多发表在杂志上其他人的研究都是错的,这次亲身体验使我受益匪浅。

邵老板是一个专心科研的人,不求名利,让人尊敬。特别是老板在年会里卡拉OK大赛上讲的最后一番话,更是让人动容,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专心于科研,而不要想着升官发财。老板是我的榜样,也应该是所有科学家的榜样。

今年暑假来NIBS,不虚此行,真正体验了一次原创科研,学习了实验技术,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感谢师兄师姐们的无私奉献和研究生部老师的支持。

最后吐槽一下青年公寓,虽然看着很好,但是希望还是让下一届summer住研究所宿舍。青年公寓真的是太容易出问题了,什么东西都可能坏,而且物业经常不上班,让人很尴尬。

  1. 张倩(西安交通大学,李文辉实验室)

5周的时光飞逝,在NIBS度过的5周现在回想,依旧难以忘怀。在NIBS的学习与成长,在我看来是这个暑假最宝贵的礼物。NIBS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亲身接触科研,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了科研实验的艰苦与甜蜜,科研工作者们对科研的热爱与求真的精神,师兄师姐们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等等。5周的时光是艰苦的,亦是甜蜜的,在系统的学习实验操作与阅读专业文献过程中,充满着枯燥与辛苦。但是在拿到实验结果的那一瞬间,惊喜与甜蜜便向我袭来,那一刻的惊喜应该就是科研最吸引人的美丽了吧。

在来NIBS之前,我对科研怀着一分向往憧憬,觉得他很神圣也很神秘。经过师兄师姐教导下零距离接触科研,聆听各位专家PI们对相关专业领域的报告,和优秀的伙伴们讨论学习中我对科研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这里,科研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融入了血脉,像吃饭与喝水。同时,它让每个人又爱又恨,但却欲罢不能。

科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做实验的点点滴滴之中,需要持之以恒的认真,强大的耐心和直面一次次失败的勇气。做科研就像在黑暗中寻找一丝丝亮光,在迷茫中寻找前进的道路,在一次又一次辛苦的努力与尝试下寻找真理,但却往往面对失败,成功只是极少数的,失败在循环,在数以千百计的失败背后,真理才可能慢慢出现。我非常佩服实验室的各位师兄师姐们,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处在科研的一线,从早到晚认真严谨的做大量的实验或者重复大量实验,期望发现问题并验证问题。经常是从早上进实验室,就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直到晚上才看到他们的疲惫。很多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第一时间看到结果或者因为实验没有完成,常常是忘掉吃饭与休息。他们这样说着:自己不吃可以,但老鼠们必须要按时吃饭的。”“养细胞就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都要好好呵护。有那么几天,实验很紧张,我也在实验室里忙忙碌碌,但一天下来,身心俱疲,再加上实验失败的压力,我迷茫无措过,几次过后,就想要放弃,负能量无时无刻围绕着我。但师兄师姐在一旁一次一次鼓励我,教会我在失败中学习并且找到不断坚持的信念。非常感谢这一群师兄师姐的教导与关心,他们身上对科研的态度与精神感染着我,并且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科研又是一件迷人的事情,每一个实验结果都让人欣喜。经过了一遍遍重复的实验,一次次失败之后,当成功的实验数据摆在眼前,心中的喜悦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之前的辛苦都比不上此时此刻的幸福。每一个成功的数据都离真理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在一步步向真理前进的过程中,一路上的荆棘都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在这里,我看到很多这样幸福的瞬间,在一天的疲倦过后,师兄拿到最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完美契合,师姐在一遍遍观察实验现象中有了新的发现,或是在一遍遍分析数据中提出了新的问题等等,在这些幸福的时刻,他们或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或哈哈大笑,或突然大吼一声,每当我看到他们眼中的亮光,都深深被感染。很幸运,我在这里,也有那样幸福的瞬间。在做分子克隆的时候,最开始的PCR体系和退火温度等就是一个难题,经过十几次尝试,跑了很多块胶,都没能得到较高浓度的DNA,我曾一度失望,一直做着重复的工作,但在一遍遍失败中师兄不断改变反应条件,并鼓励我在失败中学习,当跑出满意的胶图的那一刻,嘴角的笑容都要溢出来了。还有我做出的克隆送去测序,当测序结果与理论一致时,我也是欣喜的,当跑出的胶图被师兄表扬时,我更是无比激动,这样的很多瞬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与惊喜,我享受着那一刻一刻的激动,觉得付出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真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当看到它神秘的一角时,内心的惊喜就会无穷无尽。

NIBS印象最深的就是年会了。我在山水相依的云泽山庄欣赏了一场又一场学术盛宴,不仅近距离学习了PI们研究的领域知识,了解到如今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更加体会到每一位PI心中对科研真切的热爱与一丝不苟的态度。每当他们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科研,迷茫自豪希望憧憬交杂着,但眼中言语中迸发出的光亮深深感染着我,虽然我无法理解那些陌生的学术名词与一个个信号通路,迷迷糊糊很多都听不懂,但每一位PI的讲述都打开了一片新的领域,加深了我对科研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颗好奇的心在不断被推动着渴望着触碰美妙的科研领域。一场场报告过后,我惊叹于自然的奇妙,当今科学的发展,也更加憧憬未来的科学,期待着一个又一个科学谜团的答案。在与王所的谈话中,更加感受到一位科学家的风度,对科学家的崇拜也在不断加深。王所解答了很多我们对科学的认识谜团,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好的科学,要有创新性,真实性,影响力。告诉了我们当今科学的发展现状以及科学发展的未来和方向。对科学界的各种争论也辩证的告诉了我们相关的想法。更加启发了我们对科学的正确态度。通过短短的谈话,我对科学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在卡拉OK大赛和听报告的过程中,我被科学家的气息包围着,我欣赏到很多优秀科学家的风度,更多的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做科研的态度,思考人生的态度。无形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更加崇拜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们。经过这次年会,科学不再遥远了,它离我很近很近。

NIBS给我的另一个财富就是那一群优秀的伙伴们,在这里,我认识了天南海北的很多很多伙伴,交了很多很多好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更多。每一位伙伴都很优秀。他们有的认真,早晨八点钟就到实验室,晚上十点半才回到宿舍,做实验的时候一丝不苟,休息时还在思考问题,整理笔记。有的知识丰富,聪明机智,他们懂很多很多生物方向的知识,对科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热爱,甚至可以和PI们讨论问题,交流学术。有的刻苦努力,每一件事情都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困难面前有耐心有毅力。反观我自己,经过对比,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这群优秀的伙伴中,我的能力与努力显得那么不值一提,他们的优秀是需要我去仰望的。非常开心在这里,我看到了全国优秀的大学生们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了解到他们优秀的能力,优秀的原因。我想,虽然我还是当初那个马马虎虎的我,但伙伴们优秀的影子一直都在影响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在各方面向他们学习,我的目标与态度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的道路,我会走的更加努力充实。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师兄师姐们,在这里,我每一次学习都有他们的指导,每一次进步都源于他们的付出。我的师兄做事非常的认真细心,在跟他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养成了一套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会了很多基础的生化实验操作,PCR,分子克隆,western,细胞培养与传代等等操作。更多的是学习到他在做实验中的认真态度与对待科研的探索精神。他好脾气的包容我实验中的一次次错误并耐心的纠正我,认真的解答我对实验与paper中的问题,端正我对科研的态度等等。在师兄面前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有时还和他拌嘴,他也和我开玩笑,像朋友一样,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师兄陪我5周的科研生活。非常感谢这些优秀的师兄师姐们,感谢他们的教导包容与陪伴。

总之,NIBS的生活是单调的,单调中却也有不可预见的惊喜。我喜欢这里安静的生活,喜欢这里学术的氛围。NIBS是一群热爱科研的人用心做学术的地方,在这里我学到很多,也期望将来有机会在这里继续学习。最最感谢的就是可爱的师兄师姐们PI们伙伴们了。这里的5周深深记在我的脑海中,不会忘记了。

  1. 赵达仁(吉林大学,董梦秋实验室):

梦夏入秋,冬雪寒梅

——2016 NIBS summer student 心得体会

夏天收到NIBS的录取mail,在北国春城做完一周实验后便马不停蹄的来到这个静思湖边的红色小楼,开始一夏的学习生活。

简直是在做梦。转眼就到写心得的时间,离别的时间也即将来临,我的心得体会,只有两个字,感谢,感谢NIBS感谢dong lab 感谢师姐师兄,感谢遇见的所有人。

NIBS简直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学术净土。在帝都的郊外,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无数仁人志士,同道之人,在这里书写梦想,释放才华。这里不为外界侵扰,可谓学术净土。

转眼入秋,summer的生活也要接近尾声。对于这里,我只想说两个字——感谢。刚刚大二的我们,稚气未脱,尚未知道科研为何物,更不懂如何去做科研。在NIBS师姐师兄教会了我们,对于整个实验流程的把握,实验思维的训练,实验技术的熟悉,这一个月是一个洗去铅华的过程,未来会用这里学到的东西,去提升自己,以师兄师姐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对科学有意义的人。

秋已至,冬将临。我也会好奇NIBS的冬景,静思湖上飘洒小雪一定很美吧?可惜我只在这里待到秋来,不见冬雪。我猜园子里肯定会有梅花,就像NIBS之于生命科学,傲雪寒梅,独领风骚。

夏,秋,冬,梅是dong lab 里四台体式显微镜的名字,我以它们为题,是因为他们从夏初到夏末,贯穿我整个summer student ,见证我一个月的summer 生活,愿这些显微镜下发现更多的科学真理,见证更多NIBS人的成长。

P.S.

就像年会期间王所和邵boss 的真情流露一样,科研做一个真人,做一个简单的人,或许我也喜欢这个体系外的世外桃源,感谢这些PI的言传身教,特别感谢董boss的教诲,雪梅师姐的指导,谢谢dong lab

dong lab 能再攀知识高峰,希望dong lab 的所有人科研顺利。

以上,感谢这个夏天遇见的所有人,祝好。

  1. 赵克纬(清华大学,黄牛实验室):

充实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流去,转眼已经一个月了。

NIBS和清华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满街的自行车,从早到晚的活动和繁华的五道口都是清华的标志。NIBS很纯粹,饭后到园区里走一圈可能是唯一的消遣。

年会时我才感受到NIBS的活力。各位PI的故事十分精彩,都是值得尊敬的工作。

这一个月,初步了解了分子模拟,认识了很棒的师兄师姐,和Summer的交流也使我对生命科学领域有了更多了解。

感谢黄老师与我交流学术上的认识。

感谢马工教我使用服务器。

感谢周宇师兄手把手教我使用软件。

感谢房森彪师兄周末带我出去散心。

感谢蔡立荣师兄带我去村里买东西。

感谢付秋禹师兄告诉我半经验计算的原则。

感谢王元勋师兄教我看蛋白结构。

感谢杨金才师兄经常跟我讨论问题。

感谢秦姗姗师姐教我DOCK原理。

和王所座谈时我问到交叉学科的前景,得到的回答是交叉学科是必须的。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把它解读为二十一世纪会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研究生命科学。化学背景的我相比于他人有何特色,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像前辈一样勇猛精进。

  1. 赵永芝(兰州大学,齐湘兵实验室):

我该从何说起,我是如此幸运。

五月,我满怀期待,寄出我的申请书,六月,我收到回复,我成为了NIBS暑期学生的一员。由于我对生化很感兴趣,但是学到的化学知识比较浅显,想多了解一些化学知识,所以我选择了齐湘兵老师的实验室,也很幸运地被录取。

不再只是通过照片,不再只是通过屏幕。而是真的可以亲身经历一次。

718号,在开营典礼后,我第一次来到实验室。实验室的吴师姐很热心地询问了一些我的信息,并且给了我一些实验室的资料供我了解。

然后,我一个多月的NIBS生活便就此开始。

我想,我一直渴望的那种科研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安静却又生动。我看到的师兄师姐们,是一群以科研为生,以科研为乐的人,他们可以从早到晚,不用午休地一直做实验,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实验台和文献上。他们也总是很热衷于相互讨论给彼此提建议。但同时,他们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生活话题,实验间隙,却也总是欢笑不断。

刚来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但是实验室里轻松和谐的氛围却让我在两三天里就融入到了这个团体中。

他们真的是一群无比快乐的人,过着无比充实的生活。

非常幸运的是,我可以跟着实验室的孙毓泽师兄做实验,师兄是个很热心的人,总是耐心地给我讲各种反应的机理,仪器的运转以及操作步骤。我的专业是生物技术,对化学涉猎不深,所以师兄总会发各种文献和资料给我,尽可能地让我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师兄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一些以前没有学过的反应以及他们的适宜条件,比如Chan–Lam Coupling ReactionBuchwald-Hartwig coupling reaction等人名反应、硝基的各种还原方法等,同时还学习了一些实验操作如重结晶,浓缩,柱层析法等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质谱和核磁等检测手段。

在化学中心的学习让我开始对化学有了很大的兴趣,我想,今后若是一直可以涉猎一些化学知识,对我今后在生物方面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实验室每周二会开组会,会有师兄师姐讲文献讲人名反应,每个师兄师姐还要把一周以内的工作进行汇报,同时,齐老师还会对每一个人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评价。他们还会互相讨论,共同想出解决办法。我总是很期待每周二的到来,能看到师兄师姐那么认真准备的成果,看到他们热烈讨论的情景,总能让我觉得属于这个团体的一员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做着亟待解决的科研问题又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在几周的实验室学习后,我有幸参加了NIBS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有幸见到了很多学术大牛并听了他们的学术报告,真正的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极大地增加了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有那么多领域值得探索,有那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就像一个刚站在科研大门口的人,这些报告让我如此真实地看到的生命科学的生动。会议厅里除了学术报告,年会期间还有很多各个实验室的poster,上面有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所成果,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对poster上面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时甚至会谈论到很晚大家才会回去,同时我也发现有的暑期同学已经有了很宽的知识面和很大的文献阅读量,也让我知道了我与他们的差距。

年会期间除了学术报告还有很多娱乐活动,篮球赛、羽毛球赛等,而KTV大赛让我看到一个生动的NIBS,这里的师兄师姐们不仅专注于科研还多才多艺,我们全体暑期学生还表演了合唱,我也非常有幸地担任了领唱。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得如此之快,马上我就要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带给我太多惊喜和期待的地方,离开这个充满欢乐的实验室。其实,是很舍不得的,舍不得实验台上的化学试剂,舍不得热心的师兄师姐,舍不得食堂里的饭菜,舍不得这些常路过的走廊,舍不得,这栋楼。

从没有哪个假期过得如此充实,从没有哪次经历像这次一样深刻。

一楼的墙上会挂有我们的照片,照片上会有我的名字,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曾有一段时光能让我产生归属感,这也许就是一种成就了。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能再回到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再见到师兄师姐,但我知道,从这里离开,回到我的学校,我一定会更加用功,没有什么会比亲身经历来的更加深刻。

感谢NIBS,感谢齐老师,感谢我师兄。愿NIBS越来越好,齐老师实验室成果越来越丰硕,愿有生之年还能再次遇见这些优秀的师兄师姐。

我说了很多,因为我如此幸运。

  1. 郑雪萌(武汉大学,张昱实验室)

我第一次来到NIBS是在201510月末,随同我所在的武汉大学14生命科学弘毅班来参观。迎接我们的是时任研究生院院长袭荣文研究员,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研究所的历史,招生政策以及暑期训练计划。走的时候看着实验区长长走廊有忙碌的身影穿梭,机器在角落里发出轰鸣,中庭里却一片寂静,风高云淡,这样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随意地想着,这是一个静下心来做点事的好地方。因为我这随意地一想,我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为了准备申请暑期训练计划所用的材料而在期中考试的夹缝中写到深夜,又为录取邮件而欢呼。当然我更没有想到的是暑期训练这一个月会深刻改变我的许多想法。

报到那天第二次来到NIBS,一切景色与我记忆中一样,第二天我就开始了在实验室的工作。我所在的实验室主要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我首先注意到的不同是NIBS各实验室高效率的实验体系。实验体系包括仪器和试剂,更重要的是实验过程的各项操作和涉及的人员,只有当这一切都井然有序而且有效率,才能保证脑中的想法能随时转换为实验,且过程是可靠地按照设计进行。NIBS的技术员制度和lab manager制度几乎与国外完全相同,这使PhD students更加专注于科研的想法本身。这些训练有素的师兄师姐有大量时间坐在讨论桌前交换想法和处理数据,聆听这些想法使我了解小项目前行的每一个过程。

在头三个星期我主要学习技术,阅读论文和理解项目,第四周我们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年会。对我来说这无疑是光彩夺目的学术盛会,现在仔细地搜寻年会中每一个细节的记忆,仍然让我十分激动。背着书包穿梭于海报间,周围充满投入的讨论,人声鼎沸之中思想如空气一样自由。科研故事各有不同,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许多故事都是由跨越领域的多种方法完成的。基于大胆的假设,在信号通路的研究中用生化方法研究膜上的受体,再由蛋白结构解析提出进一步的假设,实验设计完全不拘泥于生命科学的领域之分。可以想见,每一个精彩故事的背后都有极广的知识面或者通力合作的不同领域的个人和实验室。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视野,真正以创新的方式将整个生命科学连在了一起。如王晓东所长所说,领域不会也不应该成为思想的限制,思想的所在将是星辰大海。

在学术之外,我也认识了许多各有长才的同学。他们都是同我一样,对科研怀有极大热情,但又充满娱乐的精神的兴高采烈的人,他们使我感到,这一个月的收获如此纯粹,但又从来没有失去生活本身的乐趣。

  1. 卓一洲(东南大学,王晓东实验室):

We love you

So we will tolerate the mistakes you are going to make;

We will accept your deficiencies and ignorance as when we were young;

We know the road is long and the mountain is high.

And will walk beside you

Through the brightness of day

And the darkness of night;

We trust you with the honor of our own,

Believe in you that you will treat science with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ity.

And be your co-workers like family members of your own.

—— From the lovely professors of NIBS

最初知道自己有幸能成为NIBSsummer时欣喜中仍捎带着些许忐忑,对于每一个学生物而又对科研满怀热爱的学子而言,NIBS无疑是中国学术领域的一座圣殿。初到NIBS,便接触了美丽温柔的蒋显师姐,热心外向的张思韬师兄,严谨智慧的潘师兄,亲切呆萌的郭老师,有趣幽默的艾师兄,超酷大神瑛师兄……这里的人有千千万万种可爱模样却也都带着做Science的人的求真务实大胆创新。有人的地方,便有人情,而NIBS除却本身强硬的科研硬实力以外,更打动人心的是有这帮可爱的人的存在,丰富着建设着NIBS的现在和未来。

正如题记所写的每一个Summer都会收到的NIBS的一篇文字,在我们最美好的年纪,在中国最富有科研自由的土地上,多幸运而又多感恩能够遇上一群给予你犯错的机会并包容着不成熟尚且稚嫩的你犯下的错误的人儿。五周,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却足够让我们走近生物界大牛的科研世界,足够让我们感悟体会许多,足够让我们将这段时光镌刻入记忆。尽管前方道阻且长,但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让我比以往更加坚定自己未来做Science的道路。

最后,仅以一段文字作结,并希望所有Summer同学能够共勉:

Funding gathers, and now my resear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 I shall take no wife, hold no lands, father no children. I shall wear no crowns and win no glory. I shall live and die at my post. I am the sword of science. I burns against the illnesses, the light that brings the medication, the horn that wakes the agriculture, 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knowledge of men. 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for this day and all the days to come.

  1. 李铮(华中农业大学,何万中实验室):

和武汉焦躁的夏日比起来,北京的夏天显得平缓而宁静,在这样的夏日,我来到了NIBS,这是一个远离喧嚣纷扰的地方,周围布满了葱翠的高大树木,还有幽静的环湖公园,仿佛将北京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一切都拒之门外,初进大厅就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墙上挂着各实验室PI的简介以及近期发表的文章,还有研究所的活动照片,甚至还有各届summer的集体合照。研究生院的老师们为我们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提供了大巴车带我们购买生活用品,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比往年更好的住宿条件,可以感受到老师们的平易近人。

第一天的开营仪式由研究生院的老师主持,董梦秋老师做了发言,开幕式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和PI的聘用考核方式,同时也介绍了NIBS的各种活动,其中以一年一度的年会最为盛大。

第二天开始大家就分别进入了各自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学习。我所在实验室的PIDr.何万中,老师是做细胞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开拓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工作的。在实验室的前两周我们主要是构建了包含实验室改造设计的MT蛋白的基因载体,这种蛋白与目的蛋白一同表达,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在相应的位置长上重金属金颗粒,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定位目的蛋白。后面的时间里,我们主要帮师姐把她之前连接过的一个载体进行转染,拿去做流式筛选GFP荧光,进行后续的筛选培养传代。

这五周的培训生活中不得不提的就属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大家一起去了度假村,整整三天半听了不同实验室各个PI的精彩报告,有关于细胞凋亡的,细胞焦亡的,有关于细胞内泛素化进程的,有脑神经科学方面关于恐惧紧张逃跑行为的,以及皮肤科学,肺部肺泡结构等等许多基础科学研究进程发展,与此同时还有特邀嘉宾做有关应用方面发展进程的相关报告,例如关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应用,凤凰工程的蛋白质科学的发展,以及分子检测精准医疗的成就及应用前景等。

等到了晚上,还有墙报评比,各个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将自己一年的工作展示出来,使得我们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他们科研的进程,于此同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包括,KTV、游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台球等。

五周的时间既漫长也飞快,结识到了新的朋友,也学习到了新的东西,在NIBS的夏日是充满乐趣的,是充满意义的。

  1. 陈多(中国药科大学,隋建华实验室):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忆起在北京、在中关村、在NIBS的这一个月生活时,我依旧会印象深刻。在这里我认识了牛人,结交了新的朋友,也陪了最重要的人。早在今年的三月份,我就知道了NIBS的暑期训练计划,刚开始只是把它当做各个高校暑期夏列营一样,并不放在心上{因为高校夏列营往往不招收大二学生}。但后来却有了迫切想出来看看的心情,去了解国内一流实验室是怎么做的,导师也极力支持!以至于报名后,每天都会怀着忐忑的心情关注一次邮箱,甚至发邮件到研究生部老师那里咨询。直到那天周四晚上的大课,我收到申请通过的消息。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如何准备,该去学什么的思考。

很感谢隋老师让我们进入了她的实验室进行了五周的暑期训练,从我在学校里接触科研开始,就对免疫学领域相当感兴趣,所以我毅然决定了将隋老师的实验室作为第一选项。

公元2016718,我进入到隋老师实验室,比我想象中要大,却没有想象中人多。实验室有师兄师姐负责各自的课题,有manager负责仪器耗材的订购,有helper负责物品准备。一切都是俨然有序,各司其职。这里没有闲人,整个NIBS也是。隋老师为我安排一个高年级的师兄。在他的课题中,我看到的是刘希明师兄更多的是对课题整体的把握和思考,我们做的并不广,却做的很深入细致专业,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因为只有这短短的一个月,我也只对师兄的课题有感性的认识。我会在学术汇报上进行详细展示。

公元201689日,七夕节,年会。NIBS全体人员来到了房山区十渡地质公园里风景优美的云泽山庄。在这里进行着学术间的交流,各自实验室展示自己最新的成果,也有一连做了很多年的课题。不仅如此,王所还单独和我们暑期学生会谈。专业的学术交流之后,老师和学生们也是打成一片,欢声笑语齐聚一堂。师兄师姐们优美的歌声,也有小苹果给大家助兴,还有邵老师对年轻人情真意切的教诲都记忆犹新。通过这次年会,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基本理论知识的需要巩固扎实,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有了温故而知新的感触。这次学术的饕餮盛宴让我冒出很多思维火花,也许并不成熟,随着知识累积,这些谜题会慢慢被解开,但希望有一天会是我自己解开了某个科学之谜,或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1. 一名高中生的感想摘录

第一天上午见到了各种白眼红眼棒眼桃心眼直翅卷翅胸毛多腿毛多刚毛短粗刚毛不齐的各种果蝇,️←桃心眼的超可爱!

结果下午就直接被教怎么解剖果蝇肠子。啊,一边背弟子规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一边剖,手抖到死剖了整整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终极得到了灵魂的升级。

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果蝇奇怪的抱团方式以及决斗后的果蝇尸体。师姐说其实可能是他们的身体被食物粘住了。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这么适合颓废的日子,我跟着师姐做PCR和果蝇肠子染色的实验。

手忙脚乱,吸浸泡液的时候吸丢了两条肠子

被实验室药品装置的纷杂而有序震撼到。

(第三天这种震撼感就破灭了)

第三天叫了三遍Z君才把她叫起床,两条咸鱼互相搀扶着把自己送出宿舍大门。继续跟着师姐做实验,见到好多有趣又厉害的仪器,还有加错试剂大呼丢脸的师姐。旁边另一个师姐手抖打碎了一罐装果蝇的bottle,从容的走出去拿了一个电蚊拍回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目瞪口呆的我。

下午练习了收virgin和给果蝇换瓶子。师姐说处男蝇没什么用。

第四天师姐去做数据分析,加错试剂不仅没有影响提纯还增加了浓度,师姐很开心。上午好好的颓废了一会儿,并稍微写了几笔作业。下午用荧光显微镜看了染色的肠道,看得时间长了点,被闪瞎。

宿舍方面,如果Z君打游戏能够把手机和嘴巴都静音我也就不提别的要求了。

啊还有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闹钟响三次还能睡过三个小时的我,居然成为了宿舍的叫早担当。

整体来说,虽然刚从西北回来就奔来了这里,有点累,但还是挺开心的。这里的人从老师到保洁阿姨都很好,每天都能做有意思的事,而且伙食真是好到没话说QWQ

两个师姐也超nice,给了我很多教材,解答我的各种问题,还分给我零食QWQ

接下来的日子也要努力不颓废的好好过!

啊可是暑假作业怎么办呢?


学生代表发言发言 

高国铭(武汉大学,黄牛实验室)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弘毅班的高国铭,今天很荣幸作为暑期学生代表在此发言。

      一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相信每位暑期学生都在此间都收获了不少。马上就要离别,我相信大多数人心中都是不舍。我们暑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借着NIBS提供的这个机会,得以相互结识、成为朋友,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而且在NIBS的各位老师、学长学姐们的耐心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习了实验技能,还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研究、什么是好的科研。对此,我们心怀感恩。

      虽然被钦定为代表,但是我知道我代表不了暑期学生。正如科学的美感在于追求与众不同,无论是否成为科学家,我们这些追寻科学的人最珍贵的就是独立于他人的思想,因此是绝不可能被代表的。所以我只能在此稍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NIBS学到的两件事:

      第一,优秀的科学家总是乐于交流与分享。NIBS不仅有年会这样一个能让学生与老师充分交流的学术盛会,而且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也非常紧密。年会上基本每位老师都会提到与其他实验室的合作,而且经常有老师讲完以后,下面立即有其他老师说诶,这个我们可以合作!因此,NIBS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另外,NIBS的 学科间交流与合作也被充分支持。以我们实验室为例,有做生物实验的、学药学的、学计算机的、搞有机合成的等等,每次开组会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学科的切入 点与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放到一起总会给对方以灵感。而且因为各个学科的人都有,所以介绍文章时会讲得很详细、平白,照顾到听众,同时也降低了学科间的壁 垒。我认为,这才是科学应有的姿态,也是NIBS这么牛的原因之一。

      第二,跳出固有思 维的限制,跳跃在各学科间寻求灵感,常常能产生原创性的好科研。比如汤楠老师的肺泡干细胞研究中,由植入肺假体后造成的细胞分化想到呼吸时肺部细胞承受的 压力与张力是否影响了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于是想到制造一个底部为可拉伸弹性膜的细胞培养装置,使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控地承受膜拉伸带来的张力,成功地确 认了力对肺泡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再比如昨天中午Lucy O'Brien在她那精彩的演讲中提及的cell flux dynamics,也是从生态学中的种群分析中得到的灵感,将生态学中分析种群中个体在某地区空间上分布方式的研究方法引入对细胞流的动态研究当中,结合细胞生物学典型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D重构,从看似毫无规律的干细胞移动中分析出了显著的规律。这些原创性强的好科研全部都得益于跳跃性的思维。

      简而言之,虽然不同的人能学到的、体悟到的各不相同,但每位暑期学生都确确实实地从暑期训练计划中受益。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最后,我想说:谢谢NIBS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谢谢老师、学长学姐们的耐心教导与倾囊相授!谢谢你们!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